时间: 2025-05-04 00:5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2:18
鹧鸪天 游扬州
作者: 朱帆 〔近代〕
又向吴中作漫游,
烟花三月下扬州。
瘦西湖畔丝丝柳,
大运河边列列舟。
兵气尽,古城留。
风光迎我上层楼。
可怜廿四桥头水,
依旧清波日夜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吴中(即扬州)时的情景。三月的烟花绽放,正是游览扬州的好时节。瘦西湖边,柳树轻轻摇曳,运河旁则有一只只船只停泊。战乱的气息已经散去,古城依然留存。美丽的风光让我登上高楼,令人怜惜的是廿四桥旁的水,依然是清澈的波浪,日夜流淌不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帆,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他的作品常蕴含对历史的感怀和对美景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览扬州期间,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扬州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朱帆的《鹧鸪天 游扬州》以其清新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扬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首句“又向吴中作漫游”开篇点明了游览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向往与情感。接下来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则描绘了春季的美好时光,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
“瘦西湖畔丝丝柳,大运河边列列舟”通过描绘瘦西湖和大运河的景象,展现了扬州独特的自然风光。柳树轻柔的姿态与船只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生机勃勃的春意,又有宁静致远的气质。
“兵气尽,古城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战争的气息已经散去,古城的遗迹依然存在,令人怀念。最后两句“可怜廿四桥头水,依旧清波日夜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廿四桥的水,象征着永恒与不变,虽经历了沧桑,却依然保持着清澈的本色,令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感动油然而生。
整首诗情景交融,抒情与叙事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扬州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扬州的热爱,对历史的思索,以及对自然美的珍惜,情感真挚而深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瘦西湖”位于哪个城市?
A. 北京
B. 扬州
C. 南京
“兵气尽,古城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什么情感?
A. 失望
B. 怀念
C. 无所谓
“可怜廿四桥头水”中的“可怜”是指什么?
A. 对水的怜惜
B. 对桥的怜惜
C. 对柳的怜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