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0:21
夜飞鹊 作者:雷履平
沧波旧游地,魂梦常通,凄绿改尽愁红。
河桥一带柳阴路,年时曾伴欢悰。
烽烟散离会,探秋前邻里,竟已难逢。
堂前谢燕,算归来却误帘栊。
因念故家池馆,经纪渐无人,分付东风。
何意重栽芳树,碧阴夹径,依旧重重。
画楼绣阁,自徘徊淑景情浓。
又遥天催暝,疏钟伴晚,愁驻归骢。
在那沧波荡漾的旧游地,常常在梦中与故人相通,
即使是凄绿的柳枝也已改变了往日的愁苦。
河桥边那条柳阴环绕的小路,曾经伴我欢笑度年华。
烽火已经散去,离散的聚会与邻里,竟难再相逢。
堂前的燕子飞走,算是回来,却误入了帘栊。
我想着故家的池塘和楼阁,随着时光渐渐无人问津,
只好寄托于东风。
何以又重栽芳树,碧绿的阴影夹着小路,依旧是那样重重。
在画楼绣阁中,我独自徘徊,淑景中的情感愈发浓厚。
而遥远的天空催促着黄昏,稀疏的钟声伴着晚景,
愁绪依旧停驻在归来的马车上。
作者介绍:雷履平,生于20世纪,现代诗人,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著称。他在诗歌中常常表达对自然的敬仰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旧地的回忆与对故人的思念,抒发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惆怅。
《夜飞鹊》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地的追忆与对生活变迁的感慨。诗中“沧波旧游地”不仅是地理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与失落。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常常融入自己的情绪,使得景与情相互交融。
“烽烟散离会”一句,展现了历史的沉重和离散的无奈,诗人对故人、故地的思念愈发显得深沉。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的层次逐渐加深,直至“愁驻归骢”,将读者带入一种浓厚的思乡愁绪中。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生活变迁中的无奈与惆怅,使得读者在品味优美意象的同时,也体会到深沉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无奈,强调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的交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沧波”指的是什么?
“烽烟散离会”中的“烽烟”象征什么?
诗人对故地的情感是怎样的?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但其风格更加豪放,而雷履平的《夜飞鹊》则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