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3:30
呜咽钟悲子夜昏,
灵椿摧折重销魂。
数丝白雪遗慈母,
一寸青松括耳孙。
返哺声乾那可及,
挽须情在不堪论。
桂枝皎皎欹寒玉,
竚看扬名振礼门。
在子夜的昏暗中,钟声悲鸣,仿佛在为逝者哀伤。灵椿树被摧折,令人心痛,仿佛在重重击打我的灵魂。几缕白雪寄托给慈母,象征着思念,一寸青松则代表了对孙子的牵挂。返哺之声又怎能再现?那种挽留的情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桂枝在寒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皎洁,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位英雄的名声,期望能振兴礼仪之门。
“返哺”典出《孝经》,形容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强调了对亲情的珍视;“桂枝”可引申为高洁的品德,古人常以桂树象征品德高尚。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咏物见长,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对武宣教的悼念,表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的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孝道和礼仪的重视。
这首诗以悲悼为主题,在描绘哀伤情景的同时,融入了对亲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人际关系的敏感与细腻。开头的“呜咽钟悲”,立刻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受到逝去的痛楚。接着用“灵椿摧折”描绘了生命的脆弱以及对亲人的思念,白雪与青松的意象则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死循环的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逝者的哀悼到对亲情的深刻反思,再到对名声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传统道德的认同与对人性的思索。最后的“竚看扬名振礼门”不仅是对逝者的期待,也映射出对未来的希冀与责任,显示出诗人希望能继续传承美德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怀念,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传统美德的推崇,体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中“呜咽钟悲”描绘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返哺声”指的是什么?
A. 对亲情的回报
B. 对事业的追求
C. 对友谊的珍重
“桂枝皎皎”中的“皎皎”形容什么?
A. 明亮
B. 阴暗
C. 模糊
答案:
与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相比,廖行之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是对国事的忧虑与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