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4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45:58
连日得杂花数株艺之池亭感而有作
作者:韩元吉 〔宋代〕
七十已过半,所向意不如。
一官计大州,仆仆畏简书。
酒薄不可醉,歌舞见已疏。
亦有淡生活,诗成自相纾。
池面数尺地,荆棘试翦除。
为觅桃李花,养根待春初。
日暮公事已,呼童细耘锄。
稍稍净朽壤,依依列荒墟。
岁月能几何,坐见红绮舒。
更须土脉动,艺柳分芙蕖,
赏心固难事,寓目良有余。
即此且痛饮,三年翼安居。
勿言传舍耳,吾生亦遽庐。
苟无名利著,朝市均樵渔。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作者已经七十岁,觉得所追求的目标并不如意。虽然身处官场,但对繁琐的公文感到畏惧。饮酒虽少,无法醉意,歌舞也愈发稀少。作者选择一种淡泊的生活,诗歌成为自我解脱的方式。池塘边几尺的地方,杂草丛生,试图清除荆棘。为了寻找桃李花的踪影,耐心地等待春天的来临。傍晚时分,公事已了,叫来小童细心耕作,慢慢清理腐朽的土壤,逐渐恢复荒地的生机。岁月无多,静坐看红花绽放;更需土壤的改良,种植柳树与芙蓉。虽然赏心悦目的事情不易,但眼前的美景仍然令人愉悦。就在此刻,痛快地饮酒,已然在这平静的生活中安稳了三年。不要再提起迁徙的事,我的生活本就简单。只要没有名利的束缚,早市上也能过得像樵夫和渔夫那样自在。
作者介绍:韩元吉,字子臻,号止水,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诗歌多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整体上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人站在七十岁的高龄,回首往昔,感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并未如愿。诗人在官场上的经历让他多了一份对俗事的淡然与无奈,酒薄和歌舞的减少,体现了他对喧嚣生活的逃避。诗中表现出的“淡生活”理念,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解脱,诗歌不仅是心灵的寄托,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
在描绘自然意象时,诗人通过池塘的几尺地、荆棘的清除、桃李花的期待,生动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同时,诗中提到的“岁月能几何”,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深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诗人在淡淡的生活中选择痛饮,展现了一种洒脱与豁达。无论身世如何变迁,诗人始终保持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展现了高洁的人格与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强调了淡泊明志、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深思熟虑。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生活观念。
诗词测试:
诗人几岁时创作了这首诗?
诗中提到的“荆棘”象征什么?
诗人在诗中选择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