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梦令

《如梦令》

时间: 2025-05-07 15:57:52

诗句

试把珠帘低卷。

宛见梅妆粉面。

绿绕更红围,齐捧瑶卮来劝。

堪羡。

堪羡。

此是神仙阆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7:52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作者:史浩 〔宋代〕

试把珠帘低卷。
宛见梅妆粉面。
绿绕更红围,
齐捧瑶卮来劝。
堪羡。堪羡。
此是神仙阆苑。

白话文翻译:

试着轻轻卷起珠帘,
仿佛看到梅花装扮的娇美面庞。
绿色的植物围绕着红色的花朵,
大家齐心捧着美酒来劝酒。
真让人羡慕,真让人羡慕!
这里简直就是神仙的仙境。

注释:

  • 珠帘:用珠子串成的帘子,通常用于装饰和隔挡视线。
  • 梅妆:梅花的妆容,比喻女子的美丽。
  • 瑶卮:美酒的器具,象征珍贵的酒。
  • 阆苑: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君实,号澄斋,南宋时期的词人。他以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宋代,时期正值士人风雅之盛,诗词成为文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史浩在此词中,借用美酒与花卉的意象,传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诗歌鉴赏:

《如梦令》在短短数句中,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惬意场景。开头的“试把珠帘低卷”,勾勒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仿佛诗人正置身于一个温馨的室内,轻轻卷起珠帘,透出外面的美景。接下来的“宛见梅妆粉面”,则通过梅花的娇美比喻女子的容颜,充满了诗意的美感和清新气息。

“绿绕更红围”一句,描绘出花木繁茂的图景,绿叶与红花相互映衬,生机盎然,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美。随后“齐捧瑶卮来劝”更是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大家一起举杯邀饮,彰显出一种欢快的集会氛围。

最后的“堪羡。堪羡。”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于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羡慕之情跃然纸上。而“此是神仙阆苑”,则将整个场景升华至一种超脱的境界,仿佛置身于仙界,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试把珠帘低卷:开头以轻松的语气引入,暗示一种亲密的空间。
  2. 宛见梅妆粉面:用梅花比喻女子,展现了优雅的美丽。
  3. 绿绕更红围:描绘出自然景色,绿意盎然,红花相映成趣。
  4. 齐捧瑶卮来劝:描写宴饮的场景,融入了人际的温情。
  5. 堪羡。堪羡。:重复强调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此是神仙阆苑:将这一切升华为一种理想境界,充满幻想。

修辞手法:

  • 比喻:梅妆比喻女子的美丽。
  • 对仗:如“绿绕更红围”对仗工整,增强了美感。
  • 排比:重复“堪羡”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情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审美情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帘:象征轻松与美丽的生活状态。
  • 梅妆粉面:代表青春与美丽。
  • 绿与红:象征自然的繁荣与和谐美。
  • 瑶卮:象征珍贵的美好生活。
  • 阆苑:寓意理想的生活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瑶卮”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酒器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珠帘
  2. 诗中反复出现的“堪羡”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羡慕
    • C. 嫉妒
    • D. 愤怒
  3. “此是神仙阆苑”中的“阆苑”指的是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神仙居住的地方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饮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名词作,亦有对美好生活的描绘。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史浩与李清照作品同为“如梦令”题材,皆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风格与意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史浩词集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句 其四 句 其三 句 其二 句 其一 水调歌头 排遍第五 水调歌头 排遍第二 水调歌头 排遍第一 盱江 和刘谊留题融州老君岩 其二 和刘谊留题融州老君岩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强战 子字旁的字 莫之谁何 卤字旁的字 膏肓泉石 打灰堆 麻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浪汉 飞字旁的字 包含舌的成语 因此上 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瞪眼咋舌 寄颜无所 拱手而降 不辞辛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