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6:18
满江红 寓南都题西园池亭用宋僧晦庵警世韵
作者: 周瑛 〔明代〕
宇内寓形,何须问足与不足。
天生物五行均赋,有嬴有缩。
譬如车轮三十辐,迭为上下交翻覆。
履前途孰谓皆夷平,无砾碌。
荒山下,一间屋。
败壁底,一瓶粟。
少有人于此,肯着双目。
器小不能胜大受,命穷岂足膺多福。
请从今消释此生心,休多欲。
在这个宇宙里,形体的存在又何必去询问到底是拥有还是缺乏呢?
大自然赋予万物五行的属性,有盈有缩。
就像车轮的三十根辐条,交错成上下翻转的形态。
走在前方的路上,谁能说都是平坦无阻的呢?
在荒山脚下,有一间小屋。
屋子的破墙下,只有一瓶粮食。
这里少有人愿意停下双眼去看。
器具小的难以承受大的收获,命运贫穷又怎会有多大的福气呢?
从今往后,请消去这世俗的心思,别再有过多的欲望了。
周瑛,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见长。其诗常蕴含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此诗作于周瑛在南都时,受到宋代僧人晦庵的影响,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欲望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浮华背后的内心挣扎。
这首《满江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呈现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开篇以“宇内寓形”引入,点明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并非追问拥有与缺乏,而是要理解自然界的变化与平衡。诗中以“车轮三十辐”作为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提醒人们在生活中不可过于追求平坦与顺遂。
在写到“荒山下,一间屋”时,诗人用简朴的景象反映出生活的本质,强调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中,人们的内心却常常被欲望所困扰。通过对比“器小不能胜大受”和“命穷岂足膺多福”,周瑛揭示了人与命运之间的微妙关系,劝诫人们要减少欲望,放下心中的执念。
整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既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是对读者心灵的鞭策,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人生的思考,强调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车轮三十辐”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人劝诫人们要减少什么?
“荒山下,一间屋”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答案:1-B;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