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9:38
满江红
重阳后四日偕姚古芬荔生晋竹酒楼小饮薄暮而归古芬限登楼持螯四字各填平韵
何处斜阳,刚照见西风鬓丝。早一阵晚鸦盘急,高楼暮时。剖橘搓橙乡味好,霜螯左手且须持。有故人招饮补重阳,吾敢辞。巾边侧,花一枝。炉边熟,酒一鸱。也不妨狂饮,烧灯写诗。前夕青山应冷笑,明朝红叶莫来迟。便黄昏归路不愁迷,明月知。
在何处可以看到斜阳,刚好照在西风掠过的鬓发上。晚间的第一阵乌鸦飞得急促,高楼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宁静。剖开橘子搓成橙子的味道真好,霜螯(指螃蟹)在左手上且得持有。故人相邀饮酒以庆重阳,我怎敢推辞。巾边放着一枝花,炉边有熟酒一壶。也不妨痛快地狂饮,点亮灯火写下诗篇。前天的青山应该冷笑,明天的红叶可别来得太迟。即便黄昏归途不怕迷路,明月也会知晓。
赵庆熹,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诗风多具有感伤和怀旧的特点。他的诗作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饱含对生活的思考。
《满江红》写于重阳节后,正值秋天,是一种对传统节日的纪念和对友人的邀约。诗中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起饮酒作诗的情景,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满江红》以斜阳和晚鸦的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惆怅的秋日氛围。诗人在高楼之上,剖橘搓橙,寓意着对故乡味道的怀念。霜螯作为秋季特有的美味,象征着丰收的季节,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提到“故人招饮补重阳”,不仅体现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在酒炉旁的欢聚中,诗人不禁想要狂饮,写下诗篇,这种洒脱的态度体现了对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最后两句“便黄昏归路不愁迷,明月知”,意在强调即便在迷失的黄昏路上,明月也会照亮归途,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与自信。整首诗在意象的交融中,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诗人在饮酒作诗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传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斜阳”象征什么?
诗人饮酒的目的是什么?
明月在诗中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