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07
官居地多隙,种竹及春早。
萧然三亩园,便可事幽讨。
层峦寓岩石,一目惜尽了。
移根互掩映,取径作深杳。
飞来风乌鹊,相唤亦栖绕。
微风与新月,屡舞欣嫋嫋。
用知亭馆閒,有竹自能好。
堂前艺梅花,堂后列萱草。
叩门有俗客,未至迹互扫。
遥怜敬亭下,巷僻客仍少。
庭隅方解箨,相对亦社保。
吟哦五字句,饮水良不饱。
春雷发头角,茧栗未应小。
卜居如有得,破地出池沼。
胸中千亩计,岂顾万事扰。
他年醉林间,准拟成二老。
这首诗的作者在官位上有许多空闲,趁着春天来临,开始种竹子。他的三亩小园静谧而怡然,正好可以在这里寻求内心的幽静。高耸的山峦中藏有岩石,眼前的一切犹如一瞬间的美景,令人感叹不已。竹子根系交错,互相掩映,通往深邃之处的小径似乎变得更加幽暗。飞来的乌鹊在风中相互呼唤,栖息于此。微风拂过,新月高悬,二者在这里轻盈舞动。若要享受亭馆的闲适,竹子正是最佳的伴侣。堂前栽种梅花,堂后则是萱草。来访的客人尚未到来,门前的痕迹还未被清理。遥望敬亭之下,街巷偏僻,路过的人仍然稀少。院子的一角正好解开竹笋,彼此相对也有一种社交的保障。吟哦着五字的诗句,喝水却难以满足。春雷初响,茧栗尚未成熟。若是能够安居乐业,或许能打破这块土地,开辟出池沼。心中有千亩的理想,哪在乎外界的纷扰。他日若能醉游于林间,便可与老友共度美好时光。
韩元吉(生卒年不详),字元吉,号怡园,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感受,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作于春季,表现了作者在繁忙的官场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次韵子云种竹》展现了韩元吉对竹子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竹园的景象,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整首诗的意境清幽,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作者在诗中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竹子的生命力。诗的前半部分集中描绘自然景观,后半部分则回归到内心世界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这种将自然与内心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
诗中多处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飞来风乌鹊,相唤亦栖绕”,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幅宁静的图画中。同时,诗中对于竹子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宁静生活的情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这些意象在文化中都承载着丰富的内涵,竹子代表着文人的清雅与气节,梅花则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
诗中提到的“堂前艺梅花”中“艺”字的意思是: a) 技艺 b) 种植 c) 装饰
“微风与新月”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诗人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 a) 忙于官场 b) 和老友共度时光 c) 追求财富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更深入理解《次韵子云种竹》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