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8:02
琴绝休悲大小弦,长贫长病岂须怜。
朝春暮绩生尤苦,争得魂归自在天。
全诗翻译:
琴声已断,不必为大、小琴的悲伤而忧虑,长久的贫穷和疾病又何必怜惜呢?在春天朝朝暮暮的劳作中生活本就艰难,又怎能奢求灵魂归向那自由的天空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尤其是对生活苦痛的感悟。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4年),字中郎,号宗道,明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是“公安派”的代表之一,提倡诗歌应关注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袁宏道的流亡生涯,反映了他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尤其是在经历了个人与社会的动荡后,愈加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悲凉。
这首诗以悲悯的口吻探讨了人生的苦痛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开头的“琴绝”象征着失去与孤独,琴声的断绝不仅是对音乐的失落,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怀念。接下来的“长贫长病”则直白地揭示了生活的艰辛,诗人用“岂须怜”来强调对这种苦难的无奈接受,似乎在告诫自己和读者:怜悯并不能改变现实,反而可能加深苦痛。
“朝春暮绩”的描绘则展现了诗人日复一日的辛劳,春天的朝夕劳作使人倍感疲惫,这种对生活的辛苦耕作与无尽忍耐的描写,突显了生存的艰难。最后一句“争得魂归自在天”,则是诗人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向往,仿佛在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安慰。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体悟,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题在于对人生苦难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展现了对生活艰辛的深刻理解与接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琴绝”象征什么?
“长贫长病”的意思是:
诗人希望灵魂归向哪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袁宏道与杜甫的诗作都反映了对人生苦痛的思考,但袁宏道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由的渴望,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大背景下的人民疾苦,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