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2:49
不须梦卜旧知名,
仍著羊裘拜内廷。
亦有人豪甘晦迹,
只无英主是忘形。
遗竿可属元真子,
野水虚涵处士星。
试问同时膺辟者,
几人勋业在丹青。
这首诗的意思是:不必在梦中占卜旧日的名声,我仍然穿着羊皮衣服去朝廷拜见。也有一些人豪放不羁,甘愿在世间隐没,只因没有英明的君主来赏识他们。遗留下来的钓竿可以归给元真子,野外的水面虚空中映照着隐士的星星。我想问问同时被封为官的人,几个人的功勋能够留在画卷上呢?
苏葵(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子葵,号东篱,擅长诗文,作品多描绘隐士生活和自然景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写于苏葵隐居时,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薄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出对当时社会名士的看法。
这首诗通过对比隐士与官场人物,表现了诗人对浮华名利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开篇以“不须梦卜旧知名”直接表明对旧日名声的无所谓,流露出一种洒脱的态度。接着提到“羊裘”,不仅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薄。诗中提到的“豪甘晦迹”,让人想到那些才华横溢却因缺乏识才之主而被埋没的人,令人唏嘘。
而“遗竿可属元真子”的提法,进一步引入了道教文化的元素,表达出隐士的孤高与超脱。最后的“试问同时膺辟者,几人勋业在丹青”则是对当时官员们的质疑,强调了真正的成就不在于名声,而在于真实的才华与贡献。
整首诗结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反思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鄙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羊裘”象征什么?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试问同时膺辟者”中“膺辟”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