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4:21
故经略华文赵郎中崇宪挽章三首 其一
国是归宗相,儒科看嫡传。
与时常落落,持论极拳拳。
柄用无韩范,师承有涧瀍。
衣冠何足论,父子世称贤。
这首诗表达了对赵郎中崇宪的追思与赞美。诗中提到国家的根本在于宗族和传承,儒家学问应以嫡系为重;在时代的变迁中,始终保持谦逊,持有坚定的观点和论述。他所掌握的权柄并非如同韩愈那样的光辉,而是有如涧水般宁静而深厚。他的衣冠在世俗中并不重要,父子之间的贤良才是更值得称道的。
曹彦约,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著称。其诗风简练而富有哲理,常以国事、家事为题材,表现出对社会道德和人伦关系的思考。
此诗作于赵郎中崇宪逝世之际,表达了对其的悼念和赞美。赵崇宪在其任内致力于国家治理,以其清正和贤良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曹彦约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赵的追思以及对儒家理想的坚持。
《故经略华文赵郎中崇宪挽章三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挽诗,曹彦约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赵郎中的深切怀念与钦佩。诗中开篇以“国是归宗相”点出国家的传承关系,强调了宗族和血缘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性,反映出宋代儒家思想的深厚影响。接着提到“儒科看嫡传”,展示了对嫡系传承的重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整首诗在情感上始终保持着一种谦卑与庄重的基调,通过“与时常落落”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敏感与反思。在对赵郎中的评价中,曹彦约并不单纯强调权力的象征,而是更注重于其内在的品德修养,认为真正的贤良不在于外表的荣耀,而在于父子之间的情义与相传的道德。
此外,诗中提到“柄用无韩范”,不仅是在对比权势的使用,更是在强调一种低调的智慧与深厚的影响力,表明真正的贤者不需张扬而自有其光辉。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儒家文化的传承与道德的重视,歌颂了赵郎中崇宪的贤良品德,体现了对传统家庭价值观的推崇以及对权力与表象的反思。
诗中提到“国是归宗相”,主要强调了什么?
A. 国家富强
B. 宗族传承的重要性
C. 个人的成就
D. 外交关系
诗中“持论极拳拳”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自信张扬
B. 谦逊认真
C. 随意应对
D. 好高骛远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曹彦约的诗更注重对个体品德的赞颂,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两者都体现了对传统价值的重视,但视角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