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夏

《初夏》

时间: 2025-05-02 10:36:21

诗句

雨足移秧後,风和剥茧初。

昏昏时就枕,贸贸却寻书。

晚步身须杖,晨兴发废梳。

满城车马客,谁复问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6:21

原文展示:

初夏
陆游 〔宋代〕
雨足移秧後,风和剥茧初。
昏昏时就枕,贸贸却寻书。
晚步身须杖,晨兴发废梳。
满城车马客,谁复问何如?

白话文翻译:

初夏时节,雨水充足,农人移秧之后,温和的风吹拂着刚剥开的桑蚕茧。昏昏欲睡的时刻,我靠在枕头上,而又心浮气躁,想去翻阅书籍。傍晚散步时,身边需要拄着拐杖,早晨起床时却懒得梳理头发。满城的大街上车水马龙,谁还会问我过得怎样呢?

注释:

  • 雨足:雨水充足,适合农作物生长。
  • 移秧:指将秧苗移植到田里。
  • 剥茧初:刚刚剥开的蚕茧,象征新的开始。
  • 昏昏:指昏昏欲睡的状态。
  • 贸贸:心情浮躁、急切的样子。
  • 晚步身须杖:晚间散步时需要拄杖,表现出身体的虚弱。
  • 晨兴发废梳:早上起床时不愿意梳理头发,表现出懒散。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初夏的自然景象与个人的闲适状态,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暗含对人情冷漠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成就极为卓越,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力衰弱、战乱频仍的时期,诗人常常在作品中流露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初夏》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夏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状态。诗中“雨足移秧后,风和剥茧初”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繁荣,而“满城车马客,谁复问何如?”则反映了城市的喧嚣与人情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在描绘外部环境的同时,深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对社会冷漠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雨足移秧后”:描绘了夏季雨后,农田生机勃勃的景象。
    • “风和剥茧初”:展现了温暖的风与刚刚剥开的蚕茧,暗示着新的开始。
    • “昏昏时就枕”:表达了诗人疲倦欲睡的状态,体现出生活的平常。
    • “贸贸却寻书”:表现出内心的躁动与对知识的渴求。
    • “晚步身须杖”:晚间散步时身体虚弱,暗示年老体衰。
    • “晨兴发废梳”:起床时懒惰的状态,体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 “满城车马客,谁复问何如?”:反映了城市的繁忙与人情的冷漠。
  • 修辞手法

    • 比喻:“剥茧初”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对仗:“晚步身须杖,晨兴发废梳”对比了晚晨的状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在繁华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对人情冷漠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滋润与生机,代表着初夏的到来。
  • :代表着农田的希望与未来。
  • :象征着轻松与安逸,传递出初夏的气息。
  • :象征着知识与文化,表现出诗人对智慧的追求。
  • 车马:象征着城市的繁忙与喧嚣,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疏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雨足移秧后”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丰收
    B. 人的孤独
    C. 城市的繁忙

  2. “满城车马客,谁复问何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孤独
    C. 欢快

  3. 诗中提到的“昏昏”主要指什么状态? A. 清醒
    B. 疲倦
    C. 兴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 by 李清照
  • 《夏日田园杂兴》 by 朱熹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初夏》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两者都描绘了夏季的景象,但陆游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生的感慨,而李清照则展现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腊梅 清平乐 用樊橄韵题溪楼延月补图 清平乐 怀伯尹 清平乐(赠游簿侍儿) 清平乐 其五 清平乐 生辰,心与寄词,奉答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灭结尾的成语 零零散散 朽索驭马 鹿字旁的字 宿遇 绚采 受天之祜 黄字旁的字 赭石 車字旁的字 日昃不食 辞退 虥猫 弓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风流博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