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四 夏歌之二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四 夏歌之二》

时间: 2025-07-27 08:04:01

诗句

骛棹出惊流,回桡戏清沚。

擘破芙蓉花,中有双莲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4:01

原文展示:

骛棹出惊流,回桡戏清沚。
擘破芙蓉花,中有双莲子。

白话文翻译:

驾着船桨驶出,惊起了水中的涟漪,
划回船桨,在清澈的水边嬉戏。
撕开了芙蓉的花瓣,里面藏着双生的莲子。

注释:

  • 骛棹:骛,驱动;棹,船桨。这里指的是用桨划船。
  • 惊流:惊起水流,形容船只划过时激起的水波。
  • 回桡:指回转船桨,划动的动作。
  • 清沚:清澈的水边,沚是小洲或岸边。
  • 擘破:撕开,破开。
  • 芙蓉花:指荷花,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 双莲子:指两个莲子,象征着丰盈和美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芙蓉”与“莲”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纯洁、高雅,常用于描绘美丽的女子或田园风光。这些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梦阳,明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于明代中期,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夏季,正值盛夏时节,描绘了水边的欢乐场景,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李梦阳的《子夜四时歌·夏歌之二》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夏日的水边情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感。诗中“骛棹出惊流,回桡戏清沚”两句,生动地描摹了人在水中划船的快乐场景,水波荡漾,清澈见底,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诗人用“擘破芙蓉花”来形容夏天的美好,荷花盛开,花瓣轻易被撕开,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而“中有双莲子”则暗示着双重的美好与丰盈,象征着夏日的繁荣与富饶。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视觉形象和愉悦的情感,体现了李梦阳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赞美,展现出一种恬淡而又愉悦的夏日氛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骛棹出惊流”:船桨划动,激起水中的涟漪,暗示着行动与变化。
    2. “回桡戏清沚”:划桨的动作带来清凉的享受,水边的嬉戏象征着无忧无虑的夏日生活。
    3. “擘破芙蓉花”:撕开荷花的花瓣,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热爱。
    4. “中有双莲子”:莲子隐藏在花中,象征着丰盈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使得意象更加生动。
    • 拟人:通过“戏清沚”的描写,让自然景物具有人情味。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夏季水边的欢乐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机与流动的生活,反映出夏季的活力。
  • 芙蓉:代表着夏日的美丽与清新,常与女性的柔美相联系。
  • 莲子:象征着希望与丰盈,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骛棹”的意思是: A. 撒网
    B. 划船
    C. 驾车
    D. 走路

  2. “擘破芙蓉花”描述的是: A. 撕开花瓣
    B. 种下花朵
    C. 修剪花枝
    D. 观察花开

  3.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秋天的怀念
    B. 对夏天的赞美
    C. 对冬天的恐惧
    D. 对春天的期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 by 李清照
  • 《小池》 by 杨万里

诗词对比

  • 李梦阳的《子夜四时歌·夏歌之二》和杨万里的《小池》都描绘了夏季水边的场景,但李梦阳更侧重于动作和生机,而杨万里则注重静谧与自然的和谐美。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夏日风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梦阳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文化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幽居五首 其一 夏日 梅花绝句 杂兴 呻吟 醉中绝句 书南堂壁 大雨中离三山宿天章寺 杂感 五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涌的成语 欺人太甚 麻字旁的字 一心无二 毫无所得 鹏游蝶梦 隹字旁的字 嘴尖舌头快 章沟 耳字旁的字 凈床 包含圃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蟾盘 儿字旁的字 竦然起敬 语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