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夜歌 其十

《子夜歌 其十》

时间: 2025-05-10 03:55:51

诗句

愿因斗酒会,发欢桃花容。

蹉跎自不饮,双杯持劝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5:51

原文展示:

愿因斗酒会,发欢桃花容。蹉跎自不饮,双杯持劝侬。

白话文翻译:

我希望能因这场酣畅的酒会,来尽情享受如桃花般的美丽。时光飞逝,我却不愿饮酒,你双手捧着酒杯劝我喝。

注释:

  • :希望,期望。
  • 斗酒:指一斗酒,形容酒量大,或是饮酒的场合。
  • 桃花容:桃花的容颜,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 蹉跎:意为时间流逝、过得慢。
  • 自不饮:自己不愿意喝酒。
  • 双杯:指两只酒杯,表示劝酒的态度。
  • :你,古时对人的称呼。

典故解析:

“桃花”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出现在多首古诗中,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苍茫云海间”。“斗酒”则反映了古人饮酒作乐的风俗,常与聚会、欢庆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攀龙是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作品风格多样,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韵清新,情感真挚,擅长描绘生活琐事,展现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子夜歌》是李攀龙在宴会或聚会时所作,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饮酒欢庆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朋友间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子夜歌 其十》以生动的意象和直接的情感,描绘了一场欢快的酒会场景。诗中开头一句“愿因斗酒会”直接引入主题,表现出诗人渴望在酒会上与友人共欢的心情。接着“发欢桃花容”则通过美丽的桃花来比喻欢快的气氛和美好的女伴,显得生动而富有诗意。诗的后半部分“蹉跎自不饮,双杯持劝侬”则流露出一种矛盾的情感,虽然身处欢庆之中,诗人却因时光的流逝而感到不安,显现出对饮酒的逃避与朋友劝酒的坚持之间的冲突。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欢快的表象下,潜藏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令人深思。整体来看,李攀龙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人们在欢庆时刻中所感受到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愿因斗酒会:表达了对饮酒聚会的渴望。
  2. 发欢桃花容:以桃花比喻美丽,体现出欢快的情景。
  3. 蹉跎自不饮:尽管周围热闹,诗人却选择不饮,反映内心的矛盾。
  4. 双杯持劝侬:朋友的劝酒体现了友情的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桃花容比喻美丽的女子,生动形象。
  • 对仗:如“醉酒”和“劝侬”,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句中表现出诗人的思考,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生活欢愉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在欢庆中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斗酒:象征欢庆和热情。
  • 桃花:象征美丽和青春。
  • 双杯:象征友情和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愿因斗酒会”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酒的厌恶
    • B. 对聚会的渴望
    • C. 对时间的感慨
  2. “桃花容”指代什么?

    • A. 美丽的风景
    • B. 美丽的女子
    • C. 美好的回忆
  3. 诗人选择不饮酒的原因是什么?

    • A. 不喜欢酒
    • B. 感到时光流逝
    • C. 朋友不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饮酒情景,但更强调孤独感与对酒的热爱;而李攀龙的《子夜歌》则更侧重于友情与欢庆,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攀龙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经典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岁暮供事奉天门述 西苑(二首) 西苑(二首) 莞草 其三 莞草 其二 双忠双节堂 百户范震,文正公之后,祖亨、父英俱死于战,祖母陈氏、母陶氏皆守节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骑鲸客 几字旁的字 综校 包含孙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渤的词语有哪些 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赤体上阵 羊字旁的字 陆离 目论浅识 知足不辱 气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世情如纸 溢于楮墨之表 自命不凡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弋者何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