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5:24
御街行·藤筠巧织花纹细
高观国 〔宋代〕
藤筠巧织花纹细,
称稳步如流水。
踏青陌上雨初晴,
嫌怕湿文鸳双履。
要人送上,
逢花须住,
才过处香风起。
裙儿挂在帘儿底,
更不把窗儿闭。
红红白白族花枝,
恰称得寻春芳意。
归来时晚,
纱笼引道,
扶下人微醉。
这首词描绘了春日踏青的情景。细腻的藤筠编织的花纹,走路时步伐轻盈如流水,走在刚刚放晴的青陌上,心中却担心湿润的泥土会弄脏双鞋。想让人送自己一程,经过花丛时总要停下,才走过的地方香风阵阵。裙子挂在帘子底下,窗户也不愿意关上。红色和白色的花枝映衬着春天的气息,十分应景。归来的时候天色已晚,轻轻拉开纱帘,扶着微醉的身影慢慢往回走。
高观国,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著称,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这首词写于春天,表达了春日踏青的惬意和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闲适与优雅的生活方式。
《御街行·藤筠巧织花纹细》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踏青的美好场景。开篇的“藤筠巧织花纹细”便为整首词奠定了细腻而生动的基调,描绘出一种轻盈而雅致的生活氛围。接下来的“称稳步如流水”则进一步强调了行走的轻松与自在,仿佛在说,踏青是如此愉悦的事情。
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刚刚放晴的雨后场景,细腻的心理描写让人感受到那种对春光的期待与对湿泥的担忧。尤其是“逢花须住,才过处香风起”,可以感受到一种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与珍惜。裙摆轻拂、窗户微开,构建出一种既优雅又生活化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幅春日的画面中。
最后的“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温馨,仿佛在说,虽是归家,心中却依旧留恋于那份春日的美好。这首词在语言上轻盈流畅,情感上细腻温柔,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向往。
整首词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对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悠闲、雅致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中“藤筠”主要象征什么?
A. 秋天的萧索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逢花须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想快点离开
B. 对花的喜爱与留恋
C. 感到无聊
D. 想赶路
这首词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雪
B. 花
C. 月亮
D. 海
高观国的《御街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描绘春天的诗作,但前者更侧重于踏青的细腻生活,后者则强调了女性的情感和思绪,反映了不同的生活视角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