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12
柳暗溪南路,柴门第几湾?
人随春水远,鸟带夕阳还。
绿过孤村雨,青浮隔县山。
徘徊芳草意,不尽暮云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溪水旁的场景:柳树遮蔽了溪水南边的小路,柴门的数量不知要经过多少个湾才能到达。人随着春水向远方流去,鸟儿在夕阳的映照下归来。雨水滋润了孤独村庄的绿色,青山在县城的另一边若隐若现。我徘徊在芳草之间,心中充满了对暮云的无尽思念。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柳”与“鸟”是常见的自然意象,常用于描写乡村的宁静与美丽。诗中提到的春水、夕阳等元素在古诗中频繁出现,通常象征生机与希望。
潘高,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的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抒情的细腻,也有描写自然景色的生动。潘高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此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傍晚,诗人游历于乡间,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生的感慨,因而写下。诗中对春水和夕阳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观察与内心的感受。
《寄梵川诸友》是一首富有情感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以“柳暗溪南路”引入,勾勒出一幅幽静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接着,“人随春水远,鸟带夕阳还”两句,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流动的春水与归来的鸟儿象征着生命的流转与归属感。
随后,“绿过孤村雨,青浮隔县山”两句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乡村的生机与宁静。最后“徘徊芳草意,不尽暮云间”则表露了诗人的思绪,徘徊在芳草间,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表现出浓厚的乡愁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融合了诗人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友谊的寄托。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描绘自然之美,折射出人情的温暖与生活的哲思,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的“柳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明亮的山谷
B. 幽静的溪边
C. 繁华的街道
D. 荒凉的沙漠
“人随春水远”中“春水”象征什么?
A. 离别与流逝
B. 友情与爱情
C. 财富与荣华
D. 生活的烦恼
诗中提到的“鸟带夕阳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归家的渴望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