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颂古九首·柏树

《颂古九首·柏树》

时间: 2025-05-02 11:06:45

诗句

庭前柏树子,不是祖师心。

莫执一时见,便忘千古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6:45

原文展示:

庭前柏树子,不是祖师心。
莫执一时见,便忘千古音。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写的庭前的柏树种子,并不是祖师的真实心意。不要只执着于眼前的一时表现,而忘却了千古以来的真谛和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柏树子:指柏树的种子,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祖师心:祖师是指佛教的开创者,心意是指其真正的教义和智慧。
  • 一时见:指眼前的表现或现象。
  • 千古音:指自古以来的真理或智慧的声音。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祖师”常指释迦牟尼佛,强调了佛教教义的深远与恒久。诗人在这里借用佛教的理念,提醒人们要关注更深层的智慧而非表面的现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梵言,宋代高僧,以精通佛理著称。他的诗作多以禅宗思想为主,风格简洁明了,蕴含深厚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生命和真理的思考,尤其是在禅宗中对内心真实的追求。它在宋代背景下,反映了宗教哲学与人文思想的交融。

诗歌鉴赏:

《颂古九首·柏树》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表面上看似简约,实际却富有层次与深意。诗中的“柏树子”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生长,但它与“祖师心”的对比却揭示了更深的内涵。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提醒我们不要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而要关注内在的真实与永恒。

第一句“庭前柏树子”,描绘了一幅自然宁静的场景,柏树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接下来的“不是真正的祖师心”,则引发了读者对佛教教义的思考。这里的“祖师心”不仅是指佛陀的智慧,更是指一种超越时空的心灵觉悟。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表象的批判,强调了内在智慧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莫执一时见,便忘千古音”,更是点明了主题。人们往往容易被当下的现象所左右,而忽视了历史的积淀与智慧的传承。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对当下浮躁心态的反思,呼吁人们回归内心,寻找永恒的真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前柏树子:描写自然景象,暗示生命的轮回。
  • 不是祖师心:直接引入主题,强调表象与真正智慧的差异。
  • 莫执一时见:劝告人们不要只看眼前的事情。
  • 便忘千古音:警示人们要珍视历史传承的智慧与教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柏树子”和“祖师心”的对比,突出内外的差异。
  • 象征:柏树象征着长久与稳固,反映了生命的深邃与坚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表面现象的警惕和对内在智慧的追求,倡导人们关注历史与内心的真实声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柏树:象征长寿和坚韧,代表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 祖师:象征着智慧与真理,提醒人们要追求更深的内涵。
  • 千古音:代表历史的智慧和教义,强调传统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庭前柏树子”中的“柏树”象征什么?

    • A. 短暂的生命
    • B. 长寿与坚韧
    • C. 遗忘的历史
    • D. 眼前的烦恼
  2. “莫执一时见”中的“一时见”指的是什么?

    • A. 只看眼前的现象
    • B. 关注长远的目标
    • C. 忘记历史的教训
    • D. 追求当下的快乐
  3. 诗中提到的“祖师心”主要指什么?

    • A. 佛教的教义
    • B. 个人的感受
    • C. 世俗的追求
    • D. 过去的回忆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黄鹤楼》 - 崔颢
  • 《夜泊牛津》 - 李白

诗词对比: 比较《颂古九首·柏树》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涉及对时间的思考与对内心的追求,但前者更注重历史的智慧,而后者则侧重于个人的情感和孤独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现代编选
  • 《禅宗与诗歌》 - 研究佛教与文学的理论书籍
  • 《古诗词鉴赏》 - 古典文学的分析与赏析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人月圆·山中书事 塞鸿秋·春情 浣溪沙(简王景源、元渤伯仲) 浣溪沙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答任令尹) 西江月 其五 点绛唇 南歌子 南歌子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闰的词语有哪些 智穷才尽 探奇穷异 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福业相牵 遗力 白字旁的字 和浼 幾字旁的字 稚颜 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硕惠 十面埋伏 蜂媒蝶使 手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鸳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