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风三叠辞 其二

《秋风三叠辞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2:42:47

诗句

秋风瑟瑟兮落叶飘,溪谷瀰漫兮水惊涛。

棹兰舟以径渡兮,渊潜龙而腾蛟。

兰蕙变以不香兮,江蓠化而为茅。

顾金天之肃杀兮,忽坎壈以郁陶。

诗戒素餐兮,厥咎焉逃。

惧众口之铄金兮,愿处靓而守高。

鸿鹄既举兮,孰与游遨。

仰明月而独坐兮,聊徜徉以逍遥。

惠思君兮,使我心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2:47

原文展示:

秋风瑟瑟兮落叶飘,
溪谷瀰漫兮水惊涛。
棹兰舟以径渡兮,
渊潜龙而腾蛟。
兰蕙变以不香兮,
江蓠化而为茅。
顾金天之肃杀兮,
忽坎壈以郁陶。
诗戒素餐兮,
厥咎焉逃。
惧众口之铄金兮,
愿处靓而守高。
鸿鹄既举兮,
孰与游遨。
仰明月而独坐兮,
聊徜徉以逍遥。
惠思君兮,使我心劳。

白话文翻译:

秋风吹拂,落叶纷飞;
溪谷中水波荡漾,惊涛拍岸。
我划着兰舟穿过小径,
深渊中潜伏着龙,跃起蛟龙。
兰花和蕙草失去了清香,
江蓠也变成了茅草。
我回头望金色的天空,
感受到肃杀的气息,仿佛心情沉重。
诗歌忌讳空谈,
不如引以为戒。
害怕众人的口舌如刀,
我愿意安静守高。
鸿鹄已经飞起,
谁能与我同游?
仰望明月独自坐,
随意闲游逍遥自在。
思念君子,令我心中忧劳。

注释:

  • 瑟瑟:形容风声,清冷的样子。
  • 瀰漫:弥漫,扩散开来。
  • :划船,船桨。
  • 径渡:小路上渡过。
  • :深水,深渊。
  • 潜龙:潜伏的龙,象征隐秘的力量。
  • 兰蕙:兰花和蕙草,象征美德与清雅。
  • 金天:金色的天空,象征秋天的肃杀。
  • 坎壈:沉重,心情压抑。
  • 素餐:空谈,徒然享受。
  • 铄金:众口之舌,形容谣言伤人。
  • :美丽,洁净。
  • 鸿鹄:大雁,象征高飞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龄,明代诗人,生平不详,擅长古典诗词,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感受,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秋风三叠辞》系列诗作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结合了个人的情感和哲理思考,表现出对生命、理想的深刻思考。秋天作为一个收获和反思的季节,诗人在这一时期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成为诗中重要的情感基调。

诗歌鉴赏:

《秋风三叠辞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理解。开篇以“秋风瑟瑟兮落叶飘”入题,立刻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日氛围,落叶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无情。接着,诗人描绘了溪水的波涛和划船的情景,暗示着人生在变迁中的不安与激荡。

“兰蕙变以不香兮,江蓠化而为茅”一联,则通过花草的变化,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理想的破灭。而“顾金天之肃杀兮”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金色的天空给人以肃杀之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压抑。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外界舆论的恐惧与无奈,愿意选择独处以守住自己的理想和高洁。最后,仰望明月独坐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由的向往,尽管仍有思念之苦,但依然希望可以在自然中找到逍遥的安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风瑟瑟兮落叶飘:描写秋天的风和落叶,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溪谷瀰漫兮水惊涛:溪水波动,象征变化与不安。
  • 棹兰舟以径渡兮:用兰舟穿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
  • 渊潜龙而腾蛟:隐喻潜藏的力量与可能的飞跃。
  • 兰蕙变以不香兮:美好的事物失去其本质的惋惜。
  • 江蓠化而为茅:象征理想的破灭。
  • 顾金天之肃杀兮: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伤。
  • 忽坎壈以郁陶:内心的压抑与沉重感。
  • 诗戒素餐兮,厥咎焉逃:诗歌应有深刻的内涵,不能空谈。
  • 惧众口之铄金兮:对舆论的忧虑,害怕被误解。
  • 愿处靓而守高:愿意保持高洁的理想。
  • 鸿鹄既举兮,孰与游遨:对理想追求的孤独感。
  • 仰明月而独坐兮: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聊徜徉以逍遥:内心的渴望与自由。
  • 惠思君兮,使我心劳:对君子的思念,带来的心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渊潜龙而腾蛟”,比喻内心潜藏的力量。
  • 拟人:风声瑟瑟,带有情感色彩。
  • 对仗:如“棹兰舟以径渡兮,渊潜龙而腾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的坚持,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及对自由追求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落叶:象征生命的结束与变化。
  • 兰舟:象征理想与追求。
  • 明月:象征宁静与思考。
  • 鸿鹄: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风三叠辞 其二》的主要感情基调是什么?

    • A. 悲伤
    • B. 喜悦
    • C. 厌倦
    • D. 迷茫
  2. 诗中提到的“兰蕙变以不香”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B. 对理想的失落与惋惜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未来的期待
  3. 最后一句“惠思君兮,使我心劳”中的“惠思君”指代的是谁?

    • A. 朋友
    • B. 爱人
    • C. 君子
    • D. 自己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秋夕》 - 杜牧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秋风三叠辞 其二》都表达了对孤独和思念的情感,但《静夜思》更侧重对亲人的思念,而《秋风三叠辞 其二》更关注理想的追求与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题铁峰妹回文诗 点绛唇 酒赠车元帅 点绛唇 顾横波画兰卷 点绛唇 点绛唇 饯春 点绛唇 四姑偶得归宁,又急告别,作此寄恨 点绛唇 点绛唇 其一 点绛唇 谢万仲理惠绵 点绛唇 春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虫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谈优务劣 令人切齿 皮字旁的字 疵摘 孤经絶句 包含锷的词语有哪些 一家章句 赤字旁的字 现炒现卖 矢字旁的字 倍日并行 棚扒吊拷 大破大立 逗留不进 包含爹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