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金陵不泊

《过金陵不泊》

时间: 2025-05-03 22:25:55

诗句

故都残照在,一望尚峥嵘。

山拥吴云峻,天连楚水平。

到秋禾黍意,为客古今情。

高寝长松外,遗臣怯近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25:55

原文展示:

故都残照在,一望尚峥嵘。
山拥吴云峻,天连楚水平。
到秋禾黍意,为客古今情。
高寝长松外,遗臣怯近城。

白话文翻译:

故都的余晖依然照耀,远望之下依旧巍峨壮丽。
群山环抱着吴地的高耸云峰,天空与楚地的平原相连。
到了秋天,稻谷和黍米的丰收景象,勾起我作为游子对古今情感的思考。
高处的寝宫外,长松树下,遗留下的臣子对近城的恐惧。

注释:

  • 故都:指的是金陵(南京),是明朝的都城。
  • 残照:落日的余晖,象征着过往的辉煌。
  •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意指壮丽的景色。
  • 吴云:指的是江南地区的云雾,吴地即指古吴国的地界。
  • 楚水平:指的是楚地的平坦水面,与吴地形成对比。
  • 禾黍:指稻谷和黍米,象征丰收。
  • 高寝:指帝王的寝宫或高处的居所。
  • 遗臣:留下的臣子,暗指对故国的怀念与感慨。

典故解析:

  • 吴楚之争:吴国与楚国在春秋时期的争霸,诗中提到的吴云与楚水平,象征着历史的纠葛与文化的交融。
  • 秋收:在中国文化中,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象征着希望与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恭尹(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次公,号东皋,浙江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与人文景观,常在诗中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过金陵不泊》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作者在游历金陵时,感慨故都的历史与自身的游子身份,表达了对古今历史的思考与对故国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过金陵不泊》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金陵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故都的深沉眷恋。首句“故都残照在”用落日余晖开启全诗,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接下来,“山拥吴云峻,天连楚水平”描绘了金陵周围的自然景观,山峦与水域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地理的多样性,也暗含着历史上吴楚两国的纷争与文化交融。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将视角转向个人情感,“到秋禾黍意,为客古今情”,在丰收的季节里,秋禾与黍米的意象引发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与对游子身份的思考。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历史、文化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高寝长松外,遗臣怯近城”则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遗臣的怯懦反映了国家的衰落与个人的无奈,长松的意象则象征着坚韧与岁月的见证。全诗在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历史的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都残照在:故都的余晖依然存在,暗示着历史的延续。
  2. 一望尚峥嵘:远望之下依旧壮丽,表现出对故土的赞美。
  3. 山拥吴云峻:群山环绕,显示出地理的壮丽,吴地的山云高耸。
  4. 天连楚水平:天空与楚地的平原相接,意象丰富,暗示了历史的交融。
  5. 到秋禾黍意:丰收的季节引起对过往的感慨,表现出丰收与思考的结合。
  6. 为客古今情:身为客人,对古今历史的思考与情感交错。
  7. 高寝长松外:高处的寝宫和长松树,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坚韧。
  8. 遗臣怯近城:遗留的臣子对故城的恐惧,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来比喻历史与情感,增强诗句的表现力。
  • 对仗:如“山拥吴云峻,天连楚水平”,形成对比,增强韵律感。
  • 象征:长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遗臣则暗示历史的沉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都金陵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思考,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诗人作为游子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土的热爱,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残照:象征过去的辉煌与历史的留存。
  2. 吴云:代表江南的自然环境,带有地域文化的特征。
  3. 楚水平:象征着楚地的安宁与平静,历史的对比。
  4. 禾黍:象征丰收与希望,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
  5. 高寝:暗示权力与历史的沉重,个人的无奈与感慨。
  6. 长松:象征坚韧与岁月的见证,传达出历史的厚重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故都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西安

  2. “山拥吴云峻,天连楚水平”中的“吴”和“楚”分别指代什么?
    A. 两个国家
    B. 两种动物
    C. 两种植物
    D. 两个城市

  3.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现了对丰收的感慨?
    A. 残照
    B. 禾黍
    C. 长松
    D. 高寝

答案:

  1. B. 南京
  2. A. 两个国家
  3. B. 禾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李白
  2.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3.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但侧重在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历史故事传达对英雄的怀念,与《过金陵不泊》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语境不同。

参考资料:

  • 《明诗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游云泉寺 游石龙偶成寺僧通首坐饱历丛林归老山故诗多 游乐碛江中石洲 游君山值冰合不得进 游峨眉十一首 游峨眉十一首 游峨眉十一首 游峨眉十一首 游峨眉十一首 游峨眉十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文旁的字 力济九区 殳字旁的字 铁壁 包含澄的词语有哪些 滉然 赤字旁的字 水网 乛字旁的字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高堂广厦 荆钗布袄 舌字旁的字 逆水行舟 看封 笃新怠旧 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