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7:42
作者: 仇远 〔宋代〕
恼晴空日长无力,风吹不尽愁绪。
马头零乱流光转,粟粟巧粘红树。
闲意度。似特地随他燕子穿帘去。
徘徊不语。谩仿佛眉尖,留连眼底,芳草正如雾。
冥濛处。独凭阑干凝伫。
翠蛾今在何许。隔花箫鼓春城暮。
肠断小窗微雨。休更舞。
明日看池萍始信低飞误。
长桥短浦。怅不似危红,苍苔点遍,犹涩马蹄驻。
在晴朗的天空下,日子长得让人无力,风吹不尽心中的愁绪。
马头上的光影随意流转,像是巧妙地粘在红树上的柳絮。
闲散的心情,如同特意让燕子从帘子里飞过。
我徘徊不语,似乎只是在眉尖留连,眼底的景致像雾一样朦胧。
在朦胧的地方,我独自倚靠着栏杆凝视。
翠蛾(指女子)如今身处何方?隔着花朵,听到春城黄昏的箫鼓声。
小窗外细雨纷飞,心中肠断,不想再舞蹈。
明天看着池塘里的浮萍,才相信低飞的误会。
长桥短浦,让我怅然若失,无法再似那危红,苍苔满地,马蹄也感到涩滞。
作者介绍:
仇远,字子美,号云泉,宋代词人。其词风细腻、情感丰富,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正值柳絮纷飞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自己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情感的思考。
《摸鱼儿(柳絮)》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词作。全词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诗人以“恼晴空”引入,表达了在明媚的春光中却感到无力的矛盾心情,流露出一丝愁苦。接着,诗人以“马头零乱流光转”描绘光影的变幻,似乎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心情的波动。随着词句的深入,诗人通过“闲意度”、“徘徊不语”等描写,展现了他在春日中游荡的状态,既有无奈的徘徊,也有对往昔的缅怀。特别是“隔花箫鼓春城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象征着离别的惆怅。最后,诗人在“长桥短浦”的描写中,再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留下了一种难以释怀的情感。整首词在优美的意象中,融合了春天的活力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恼晴空日长无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 B
“粟粟巧粘红树”中的“粟粟”指的是什么?
A. 花瓣 B. 柳絮 C. 叶子
答案: B
诗中“翠蛾今在何许”中的“翠蛾”指代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春天的景象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