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石竺山二十咏

《石竺山二十咏》

时间: 2025-05-03 23:21:50

诗句

元不识死活,偶然逢二仙。

昔与牧奴戏,今饶国手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21:50

原文展示:

石竺山二十咏 元不识死活,偶然逢二仙。
昔与牧奴戏,今饶国手先。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从来不懂生死的道理,偶然遇见了两个神仙。
以前曾与牧童玩耍,如今却被国手(指高人或能人)所宠爱。

注释:

  • :这里指“我”,是一个自称。
  • 不识死活:指对生死问题没有认识或理解。
  • 二仙:指神仙,可能暗指某种超脱的存在。
  • 牧奴:指牧童,代表着天真无邪的童年。
  • :这里可以理解为“宠爱”或“多余的恩惠”。
  • 国手:指技艺高超的人,多用于形容文人或武将。

典故解析:

  • 二仙: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神仙常常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牧奴戏:牧童常常是诗歌中象征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形象,表达了对童年无忧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青山,晚号云谷,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刘克庄在诗词创作上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对后来的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刘克庄游历石竺山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和超脱境界的思考。诗中提到的“二仙”与“牧奴”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不同时期生活状态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刘克庄对生死、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元不识死活”,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困惑,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复杂和难以把握。接着提到“偶然逢二仙”,似乎是对一种理想境界的向往,暗示着一种超越尘世的追求。

“昔与牧奴戏”,则呈现了诗人对童年无忧时光的怀念,这与前面对生死的迷茫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人生的不同阶段带来的不同感受。最后一句“今饶国手先”则将这种情感进一步升华,表达了对自身命运变化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叙述,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传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的渴望,以及对过去无忧时光的追忆。诗中体现出的深刻哲理与细腻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元不识死活: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无知和困惑,显得有些悲观。
  2. 偶然逢二仙:在此处,神仙成为了理想与希望的象征,代表一种超越。
  3. 昔与牧奴戏:回忆起童年与牧童玩耍的快乐,带有怀旧意味。
  4. 今饶国手先:感慨于当下生活的变化与遭遇,似乎有些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与“今”的对比,突显人生的变化。
  • 象征:二仙和牧奴分别象征理想生活和无忧童年,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人生的无常与变化,通过回忆过去的快乐与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的探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二仙:象征理想与超脱。
  • 牧奴:象征童年无忧与天真。
  • 死活:象征生命的困惑与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仙”象征什么? A. 童年
    B. 理想与超脱
    C. 生死

  2. 刘克庄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怀念? A. 童年时光
    B. 神仙的生活
    C. 国家

  3.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A. 自然风光
    B. 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C. 爱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刘克庄的《石竺山二十咏》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强调豪情与饮酒作乐的洒脱,而刘克庄则更注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怀念。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全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十首 其九 浣溪沙十一首 其六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浣溪沙·秋兴六首和忼烈,并柬固庵 其六 浣溪沙 题莺天笛夜图次引之韵二首 其一 浣溪沙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严密 懵里懵懂 劫掳 方字旁的字 死地求生 选调 详星拜斗 时和岁丰 截头渡 边税 鬯字旁的字 斗南一人 黍字旁的字 包含畹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包含篱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