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5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6:39
剑戟横排脂粉塞。鸾凤死偿鸡鹜债。剪红一寸石榴刀,金翠冢,埋香快。白蝶紫烟莲露界。才子单传鹦鹉派。遂玉犹存兰蕙概。人间薄命是聪明,怜也在。憎也在。彩笔难容双锦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华丽而残酷的场景,象征着权力与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争斗与悲哀。剑戟如同横亘的障碍,遮住了美人的脸庞。鸾凤已死,昔日的荣耀换来的是对平凡生活的偿还。用剪刀修整红色的花瓣,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金翠的坟冢却埋葬了曾经的华丽。白色的蝴蝶和紫色的烟雾在莲花露水的边界徘徊,才子独自传承着鹦鹉派的技艺。尽管美玉依然存在,兰蕙的芳香却显得苍白无力。人世间的命运薄弱,聪明人和愚蠢人都在其中徘徊,怜悯和憎恨同在。彩笔难以描绘出双重的锦带,象征着复杂的情感与命运的交织。
龚鼎孳(公元1579-1640),字子明,号秋水,明代诗人,通晓诗词、书法、绘画等,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著称。
《天仙子》是龚鼎孳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明代末期社会动荡、士人对命运的感慨与思考。
《天仙子 追和小青》以精致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美丽世界。开篇便以“剑戟横排脂粉塞”引入战争与美的冲突,暗示着美丽面孔背后隐藏的残酷现实。接下来的“鸾凤死偿鸡鹜债”则表现了曾经辉煌的消逝,令人为之叹息。
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构建出一个梦幻般的场景,白蝶与紫烟在莲露之间游离,既美丽又脆弱,象征着人世间的无常与不确定。诗中的“才子单传鹦鹉派”则表达了一种孤独的传承,才子虽有才华,却在复杂的社会中显得无力。
最终两句“人间薄命是聪明,怜也在。憎也在。”以简练有力的文字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反映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与对人性的思考。整首诗在华丽与悲伤之间游走,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与丑陋、荣耀与悲哀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丽与悲哀、荣耀与失落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人性复杂的理解。
“剑戟横排脂粉塞”中的“脂粉”指什么?
“鸾凤死偿鸡鹜债”中所言的“鸾凤”象征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