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3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8:39
鉴湖月夜行舟
作者: 林槩 〔宋代〕
湖光如鉴月如圭,
月下湖中两桨飞。
鹤氅四垂冰骨爽,
夜深疑自广寒归。
湖水的光泽如同明镜,月光如同圭玉,
在月下湖中,两只桨轻快地划动着。
鹤氅四周垂下,冰冷的身体显得格外清爽,
夜深人静,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从广寒宫归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广寒”出自《月下独酌》中的传说,广寒宫是嫦娥的居所,象征着美好而纯净的事物。诗中借用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月夜的幻想。
作者介绍:
林槩,字克恭,号小隐,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游湖时,正值皎洁的月夜,诗人乘舟在湖上,感受到湖光月色的美好,借此表达内心的宁静与遐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月夜湖景,诗人在静谧的夜色中划舟,融入了自然的怀抱。首句“湖光如鉴月如圭”以比喻手法,将湖水和月光的光辉形象化,构建出一种清丽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空灵的世界。第二句描绘了划舟的动作,给人以动感,表明诗人在静谧的湖面上轻快前行,诗中“桨飞”二字生动形象,传达出速度与轻盈。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鹤氅”和“冰骨”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清凉氛围的感受,鹤氅象征着高洁,冰骨则传递出一种清爽的感觉,营造出诗人身处于清幽、冷静的自然中,情感愈加细腻。最后一句“夜深疑自广寒归”则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似乎在此时此刻,他的心灵已经与月宫的嫦娥相连,构成了一种超现实的美好幻想。
整首诗通过清丽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自然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同时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湖光如鉴”中“鉴”字的意思是什么?
A. 镜子
B. 湖水
C. 月亮
诗中提到的“广寒”是指哪个神话场景?
A. 西游记
B. 嫦娥奔月
C. 黄粱梦
诗人在夜深时的感觉是?
A. 忧伤
B. 清爽
C. 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描绘月夜景象,但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哲理的思考,而林槩的《鉴湖月夜行舟》则重在细致的自然描写与个人的感悟,二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