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癸丑十一月下旬温燠如春晦日忽大风作雪

《癸丑十一月下旬温燠如春晦日忽大风作雪》

时间: 2025-05-02 14:14:04

诗句

今年一冬晴日多,草木萌甲风气和。

百钱布被未议赎,老翁曝背儿行歌。

吾侪小人虑不远,积雪苦寒来岂晚?

青天方行三足乌,不料黑云高高嵼。

明朝雪恶冻复饿,儿啼颊皴翁噤卧。

九重巍巍那得知,合门催班百官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4:04

原文展示:

癸丑十一月下旬温燠如春晦日忽大风作雪
今年一冬晴日多,草木萌甲风气和。
百钱布被未议赎,老翁曝背儿行歌。
吾侪小人虑不远,积雪苦寒来岂晚?
青天方行三足乌,不料黑云高高嵼。
明朝雪恶冻复饿,儿啼颊皴翁噤卧。
九重巍巍那得知,合门催班百官贺。

白话文翻译:

今年冬天晴天很多,草木都开始萌芽,风和气候宜人。
家里的布被还没商量着赎回来,老翁在阳光下曝晒背部,孩子们在欢快地唱歌。
我们这些小人物心胸狭隘,哪里知道积雪和寒冷来临会是多么迟?
正值晴天,天空中三足乌(太阳)高高在上,谁料到黑云却突然厚重地压来。
明天的雪会带来恶劣的寒冷和饥饿,孩子们哭泣,脸颊被冻得皲裂,老翁只能默默卧床。
朝廷的高官们如何能知晓这些?只是在合门催促着贺喜的官员们。

注释:

  • 萌甲:指草木开始发芽生长。
  • 百钱布被:指用一百钱买的布被,暗指生活拮据。
  • 曝背:指在阳光下晒背,表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小人:这里指普通百姓或地位低下的人。
  • 三足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象征光明。
  • 九重:指天子或皇帝,象征权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但屡遭贬谪,生活困顿。陆游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怀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癸丑年(即南宋绍兴年间),正值冬季,天气变化无常,诗人通过描写温暖和寒冷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困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季突如其来的风雪为引子,展现出陆游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开篇描述了冬季的少见晴天和草木的生机,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转折则引出了对未来寒冷和苦难的预见,形成鲜明对比。诗中的“吾侪小人虑不远”表现了普通百姓的无奈与无知,无法预见即将到来的困境。诗人通过老翁和儿子的描写,表现了对家人生活的关切与忧虑,突显了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艰辛。最后,提到朝廷的高官们却毫无所觉,反映了当时政治与民生之间的巨大落差,揭示了统治者与百姓的隔阂,表现了陆游对社会的不满与对人民的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年一冬晴日多:表达了冬季的少见晴天。
  2. 草木萌甲风气和:草木复苏,气候温暖,暗示了自然的和谐。
  3. 百钱布被未议赎:生活困窘,布被尚未能买回,显现经济拮据。
  4. 老翁曝背儿行歌:老翁与儿子享受温暖的阳光,呈现出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
  5. 吾侪小人虑不远:普通人未能预见未来的艰难,表现出对生活的无知和无奈。
  6. 积雪苦寒来岂晚:警惕积雪与寒冷的来临,反映出对未来的忧虑。
  7. 青天方行三足乌:正值晴天,象征光明与希望。
  8. 不料黑云高高嵼:突如其来的黑云象征灾难与困境。
  9. 明朝雪恶冻复饿:预示着明天的雪带来的寒冷与饥饿。
  10. 儿啼颊皴翁噤卧:孩子因寒冷哭泣,老翁无奈卧床,展现出生活的艰辛。
  11. 九重巍巍那得知:皇帝高高在上,无法知晓百姓的苦难。
  12. 合门催班百官贺:朝廷忙于庆贺,忽视民生疾苦。

修辞手法:

  • 对比:晴天与雪天的对比,显示生活的无常。
  • 拟人:将天气变化与人情感相结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 象征:黑云象征灾难,三足乌象征美好未来。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冬季的天气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困苦,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以及对当权者漠视恼人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晴日:象征希望与生机。
  • 黑云:象征灾难与困境。
  • :代表无辜与未来的希望。
  • 老翁:象征传统与经验的代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青天方行三足乌”指的是什么?

    • A) 月亮
    • B) 太阳
    • C) 星星
    • D) 风
  3.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 A) 人们生活富裕
    • B) 朝廷与百姓的隔阂
    • C) 自然灾害频繁
    • D) 诗人的个人情感

答案:

  1. C) 陆游
  2. B) 太阳
  3. B) 朝廷与百姓的隔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的另一首诗,描绘了冬季的生活与学习。
  • 《春望》:杜甫的诗,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的诗歌都具有深厚的社会关怀,陆游更注重个人与家庭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亡与人民的苦难。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同样传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相关查询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印秀才至舒州见寻,别后寄诗依韵和 忆新淦觞池寄孟宾于员外 奉和御制棋二首 步虚词五首 其四 送客至城西,望图山,因寄浙西府中 和王明府见寄 又赋早春书事 送文懿大师净公西游 太傅相公深感庭梅再成绝唱曲垂借示倍认知怜…攀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僻处 包含贮的词语有哪些 大权在握 品制 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祖馈 拾人牙后 刚克柔克 打退堂鼓 入字旁的字 包含巷的词语有哪些 落笔成蝇 折文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坐而待旦 一个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