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5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7:23
水调歌头(为施少仪作) 作者:黄机 〔宋代〕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江淮踏遍,经岁相识定谁来。每向酒边长叹,更向花边长笑,意虑叵能猜。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脱儒冠,著武弁,太多才。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余子何须转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
这一天实在可惜,我心中正感到忧虑。江淮大地我已踏遍,经过多年的相识,究竟谁会来呢?每次在酒边长叹,常常在花旁欢笑,心中的思绪又怎能猜测?偶然间相遇,有人却在尘世中。脱去儒冠,披上武装,才华横溢。笔墨的技艺怎能比得上,钩戟的技巧轻易就能到达云台。我们这些人何必再犹豫,勇敢地把一生的心胸展现出来,不要徘徊。事业如金石般坚固,人世间的欢愉与哀伤。
黄机,字子元,号白梅,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才华横溢,善于抒发情感,作品涉及广泛。
《水调歌头》创作于黄机的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冲突。
这首诗以“水调歌头”为题,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尤其是对友谊与志向的追求。黄机笔下的江淮,象征着人生的旅途,踏遍千山万水却仍感孤独。诗人在酒与花的对比中,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自嘲。虽然人世间有欢愉与哀伤,但他鼓励自己和读者要勇敢追求理想,展现真实的自我。全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超然的境界。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鼓励人们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面对人生的挑战与变化,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水调歌头》是由哪个朝代的诗人创作的?
诗中提到的“江淮”主要象征什么?
诗歌中提到的“脱儒冠,著武弁”代表了什么?
黄机的《水调歌头》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追求理想的渴望,但黄机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强调及时行乐的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和风格上各有千秋。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调歌头》的深刻意蕴及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