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梅花七律 其十七

《梅花七律 其十七》

时间: 2025-07-30 04:15:55

诗句

冰氏根苗出涸阴,一团玉雪缟千林。

百年幽树古香澹,数个疏花春意深。

俗眼共怜西子态,世人谁识广平心。

孤芳不入骚经里,物色分留待我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15:55

原文展示:

冰氏根苗出涸阴,一团玉雪缟千林。 百年幽树古香澹,数个疏花春意深。 俗眼共怜西子态,世人谁识广平心。 孤芳不入骚经里,物色分留待我吟。

白话文翻译:

冰氏的根苗从干涸的阴地生长,一团如玉的雪覆盖了千林。 百年的幽树散发着淡淡的古香,几朵稀疏的花儿蕴含着深深的春意。 俗世的眼光都喜爱西子的美态,但世人有谁能理解广平的内心。 孤独的芳香不进入骚人的经典,自然的景色留待我来吟咏。

注释:

  • 冰氏:指梅花,因其耐寒特性而得名。
  • 涸阴:干涸的阴地,指梅花生长在寒冷贫瘠的环境。
  • 玉雪:形容梅花洁白如玉。
  • 缟千林:缟,白色丝织品,这里形容梅花如白雪覆盖树林。
  • 幽树:指古老的树木。
  • 古香澹:淡淡的古老香气。
  • 西子态:西子,即西施,这里指美丽的外表。
  • 广平心:广平,指内心深沉、不为世人所理解的人。
  • 骚经:指古代文人的诗文集。
  • 物色:自然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道洽(生卒年不详),字泽民,号梅屋,宋代诗人。他以咏梅诗著称,作品多表现梅花的坚韧和高洁,反映了作者自身的品格和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赞美了梅花的坚韧和高洁,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眼光的不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梅花在严寒中坚韧生长的形象,以及它那不为人知的内在美。诗中“冰氏根苗出涸阴”一句,即描绘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而“一团玉雪缟千林”则进一步以雪喻梅,形象地表现了梅花的洁白无瑕。后两句通过对“幽树”和“疏花”的描写,传达了梅花淡泊名利、孤芳自赏的品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独特情感,认为梅花的美丽不需世俗的认可,自有其独特的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冰氏根苗”和“涸阴”的描绘,展现了梅花在严寒贫瘠环境中的生长状态。
  • 第二句:以“玉雪”和“缟千林”形容梅花洁白如玉,覆盖了整个树林。
  • 第三句:通过“幽树”和“古香澹”传达了梅花的古老和淡雅。
  • 第四句:以“疏花”和“春意深”表现了梅花的稀疏和深邃的春意。
  • 第五句:通过“西子态”和“广平心”的对比,表达了梅花的美丽和深沉的内心。
  • 第六句:以“孤芳”和“骚经”的对比,表达了梅花不入世俗诗文,自有其独特价值的观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雪”比喻梅花的洁白。
  • 拟人:如“广平心”赋予梅花人的内心特质。
  • 对仗:如“俗眼共怜西子态,世人谁识广平心”中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梅花的坚韧和高洁,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眼光的不屑。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冰氏、玉雪、幽树、疏花、西子态、广平心。
  • 文化内涵: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和高洁,诗中的梅花形象体现了这些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冰氏根苗”指的是什么? A. 梅花 B. 雪 C. 树木
    2. “一团玉雪缟千林”中的“玉雪”比喻什么? A. 梅花 B. 雪 C. 玉
    3. 诗中“广平心”指的是什么? A. 梅花的美丽 B. 梅花的内心特质 C. 世俗的眼光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林逋的《山园小梅》。
  • 诗词对比: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同样赞美了梅花的坚韧和高洁,但表达方式和情感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中国梅花诗选》、《中国古代咏梅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诉衷情 诉衷情 枯荷 诉衷情 诉衷情 诉衷情 诉衷情 怀人 诉衷情·居京养疴,考功旧役,远来丐见。义分依依,为之怅然,时吏部易为警署 诉衷情 诉衷情 春游,和仲殊韵 诉衷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磨刀擦枪 厄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允翕 有情人终成眷属 毛字旁的字 有头没脑 金母 包含蓂的词语有哪些 七窍流血 包含倦的词语有哪些 常存 日角龙颜 磊落豪横 目字旁的字 不值一驳 小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