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5:04
六么令 冬夜
作者: 俞彦 〔明代〕
丽谯初永,良夜寂无哗。
帘栊逗来寒信,绛蜡有微葩。
应是流澌渐合,霜意满蒹葭。
此际堪嗟。
空庭月冷,瘦着南枝一树花。
不甘萧瑟,强搀和一半清佳。
无奈被余香灺,梦不到天涯。
暗想当年此夜,沉醉在他家。
几许韶华。
都随流水,且听城头咽暮笳。
夜色初深,良夜宁静无声。
窗帘轻轻荡起,传来寒意,红蜡烛上微微绽放着花样。
想必是水流渐渐汇合,霜意满遍芦苇。
此时不免令人叹息。
空旷的庭院月光冷清,南边枝头仅剩一树花。
不甘心于这萧瑟,勉强与这清雅相伴。
然而无奈余香已散,无法梦到远方。
暗自想起往年此夜,曾醉倒在他家。
多少岁月,
都随流水而去,且听城头悠然的暮笳。
作者介绍
俞彦,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冬夜,表达诗人在宁静夜晚对往昔的怀念与感慨,结合寒冷的季节与孤独的情感,展现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六么令 冬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回忆,展现了冬夜的宁静与孤独。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寒信”、“绛蜡”、“霜意”,既描绘了冬夜的寒冷,又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孤寂。尤其是“空庭月冷,瘦着南枝一树花”一句,既有对冬季萧条的描绘,又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回忆往昔,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表达出一种无奈与感伤的情绪。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记忆的珍惜。诗的最后几句,更是通过流水和笛声的意象,传达出时间流逝的无情与对过去的思念。整体而言,此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丽谯初永,良夜寂无哗。
描述夜色初深,宁静而无声,设定了整个诗的氛围。
帘栊逗来寒信,绛蜡有微葩。
窗帘轻动传来寒气,蜡烛上绽放的微光,增添了夜晚的寒意。
应是流澌渐合,霜意满蒹葭。
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着水流汇合时的静谧与霜气的弥漫。
此际堪嗟。
表达了诗人此时的忧伤与感慨。
空庭月冷,瘦着南枝一树花。
描绘了寒冷的月光下,孤零的树花,象征着孤独的美。
不甘萧瑟,强搀和一半清佳。
对凋零的无奈与勉强的清雅相伴,表现出内心的挣扎。
无奈被余香灺,梦不到天涯。
描述了对往昔的怀念,却无法追寻到远方的遗憾。
暗想当年此夜,沉醉在他家。
回忆往年同样的夜晚,沉醉于他人家中的温暖与欢乐。
几许韶华,都随流水,
时间的流逝,青春的消逝,令人感慨。
且听城头咽暮笳。
以城头的笛声结束,唤起对时光的思考与感伤。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冬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丽谯”指的是什么?
A. 冷风
B. 美丽的歌声
C. 霜意
答案: B
诗人对往昔的感情是?
A. 高兴
B. 伤感
C. 忽视
答案: B
“空庭月冷”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
A. 温暖
B. 热闹
C. 寂静与孤独
答案: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俞彦的《六么令 冬夜》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但俞彦的表达更显得清冷与孤独。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理解和欣赏《六么令 冬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