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8:25
百字令 水仙花
作者:汪精卫 〔近代〕
灵均去矣,向潇湘留得千秋颜色。
犹有平生迟暮感,况是霏霏雨雪。
玉色温温,金心的的,人与花同德。
飞尘不到,冷踪只在泉石。
小钵供养斋头,深灯曲几,清影摇签帙。
伴取梅花三两点,也似晓星残月。
静始闻香,淡终生艳,梦化庄生蝶。
独醒何意,银台试为浮白。
诗的开头提到灵均(即陶渊明)已经离去,但潇湘依然留存着千秋的美丽。即便作者已是迟暮之年,内心的感慨依然如细雨和雪花般绵延。水仙花的颜色温润如玉,花心金黄,与人同样纯洁美好。飞尘无法侵扰,清冷的身影只在泉石之间。小钵供奉在斋堂,深灯下几曲清影摇曳。伴随着梅花的三两点滴,仿佛晨曦中的星星和残月。静静地开始闻到花香,淡淡的余香伴随生活的绚丽,梦中化作庄周的蝴蝶。独自醒来又有何意,试图在银台上寻求一丝浮白的意境。
汪精卫(1883-1944),字仲明,号逸舟,近现代著名政治家、诗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曾担任国民政府的多个职务。汪精卫的诗风以清丽婉约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百字令 水仙花》创作于汪精卫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的追求。在政治动荡和个人经历的压力下,诗人试图通过描绘水仙花的美丽,寄托内心的宁静与理想。
《百字令 水仙花》展现了汪精卫在自然与人生哲学方面的深刻体悟。诗中通过水仙花这一意象,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开头两句提到的灵均与潇湘,暗示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自然美的向往。接着,诗人用“玉色温温,金心的的”来形容水仙花,展现了花的温润与高洁,进一步引申到人性与花的和谐美好。
在描绘环境时,作者提到“飞尘不到,冷踪只在泉石”,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清幽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尘世纷扰的逃避。接下来,诗中提及的“梅花三两点”与“晓星残月”,则是对孤独美的深刻描绘,暗示诗人在追求美好与理想的同时,也意识到自身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几句通过“梦化庄生蝶”与“银台试为浮白”的意象,展现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整个诗歌在温润的花香与淡淡的生活气息中流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既有对美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然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水仙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淡然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水仙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纯洁与美好
B. 忧伤与孤独
C. 时间的流逝
“静始闻香,淡终生艳”中的“淡”指的是什么?
A. 花香的浓度
B. 生活的简单
C. 内心的平静
诗中提到的“飞尘”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尘世的烦扰
C. 自然的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