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1:16
挽徐良佐正郎
作者: 苏仲 〔明代〕
运斤才放手,游刃欲通神。
烂熳花经雨,圆光镜掩尘。
遗芳留太史,馀燄照苍旻。
岂学夸毗子,甘同草木春。
这首诗表达了对徐良佐正郎的怀念和敬仰。诗中运用巧妙的比喻,描绘了他卓越的才华和人生的无常。前两句借用“运斤”和“游刃”来形容其技艺的高超,仿佛刀刃在肉中游走般轻松自如;接下来的“烂熳花经雨,圆光镜掩尘”则描绘了他在世间留下的美好与光辉,虽被尘埃掩盖,但光芒依旧存在。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他品德的赞美,指出他不求名利,而甘愿与草木同春,象征着一种淡泊名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仲,明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如泉水般流畅。其作品常蕴含哲理,情感深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对徐良佐正郎的追悼之际,表达了对其才华和品德的深切怀念,折射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挽徐良佐正郎》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悼亡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徐良卓越才华的敬仰和对其离去的惋惜。开头两句“运斤才放手,游刃欲通神”形象地展示了徐良在技艺上的超凡脱俗,仿佛是刀刃在肉中游走,轻松而自如,暗喻他在生活和事业上同样游刃有余。接下来的“烂熳花经雨,圆光镜掩尘”则表现出徐良在世间留下的光辉和美好,虽然时间流逝,尘埃覆盖,但他的光芒依然闪烁,显示了他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最后两句“岂学夸毗子,甘同草木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徐良不追求名利的品德,甘愿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洒脱。诗人在怀念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生活态度,极具哲理性和思辨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展现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徐良的怀念与敬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追求真理和内心平和的价值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运斤才放手”形容了什么?
a) 技艺高超
b) 人生无常
c) 对自然的向往
“岂学夸毗子”中的“夸毗子”指的是哪位人物?
a) 夸父
b) 毗耶
c) 夸父的追日精神
诗人通过“圆光镜掩尘”想表达什么?
a) 光辉被遮盖,但仍存在
b) 人生的短暂
c) 对历史的遗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