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7:24
念奴娇(壬午徽州道间)
作者:李曾伯 〔宋代〕
黄梅过雨,望隔林一缕长烟浮碧。
亟拥征鞍寻午梦,卧看青山排闼。
扫户风清,拂檐云淡,爽气生萧发。
黄粱惊觉,子规枝上啼彻。
堪羡麦熟蚕成,酒香鸡嫩,风味农家别。
幸有住山供活计,何苦江湖南北。
菊老陶园,瓜荒邵圃,空负干时策。
洛阳三顷,胜如金印六国。
在黄梅时节的雨后,远望林间的一缕青烟飘浮在碧空中。我急忙骑上马寻找午后的梦境,躺在这里看青山轻轻推开窗户。扫开门窗,清风徐来,屋檐下的云彩淡淡的,令人感到一阵爽快。可惜我在黄粱美梦中惊醒,听到杜鹃在树枝上悲啼。真让人羡慕那些麦子成熟、蚕茧成型的农家,酒香四溢,鸡肉鲜嫩,风味独特。幸而我在山中有居所可以谋生,何必为了生计而奔波于江南北。菊花已老的陶渊明的园子,西瓜荒废的邵氏园圃,让我空负了大好的时光。洛阳三顷的田地,胜过六国的金印。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仲明,号听雨,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作多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壬午年间,诗人游历徽州道途中,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理想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李曾伯的《念奴娇(壬午徽州道间)》不仅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更是一曲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以“黄梅过雨”引入,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与生机,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骑马远行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梦境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在描写风清云淡的自然环境时,诗人巧妙地运用“爽气生萧发”的表述,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随着对黄粱梦的提及,诗人似乎感到一丝失落,表达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无奈。接下来,诗人羡慕成熟的麦子和蚕茧,象征着丰收与希望,表现出对农家生活的赞美。
“幸有住山供活计”,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珍视,尽管生活艰辛,但在山水之间找到生存之道,诗人的内心依然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最后,诗人以“洛阳三顷”作结,感叹时光流逝与人生价值,展现出一种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黄梅过雨,望隔林一缕长烟浮碧。
亟拥征鞍寻午梦,卧看青山排闼。
扫户风清,拂檐云淡,爽气生萧发。
黄粱惊觉,子规枝上啼彻。
堪羡麦熟蚕成,酒香鸡嫩,风味农家别。
幸有住山供活计,何苦江湖南北。
菊老陶园,瓜荒邵圃,空负干时策。
洛阳三顷,胜如金印六国。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理想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曾伯的《念奴娇》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黄粱惊觉”中的“黄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粮食
B. 一种梦境
C. 一种花卉
D. 一种酒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哪种动物?
A. 燕子
B. 杜鹃
C. 喜鹊
D. 麻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曾伯的《念奴娇》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李曾伯在诗中更加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理想的追求,而陶渊明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宁静的享受和对人世纷扰的超脱。两者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