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5:24
练槌髟圭髻紫头绳,金绣云肩翠玉缨。
学舞天魔才摆队,长安又领接番僧。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华丽装扮:她的发髻上用紫色的绳子扎着,肩上披着金绣的衣服,腰间系着翠玉的缨带;与此同时,她正在学习天魔舞,仿佛在长安又迎来了外国僧侣的到来。
杨子器,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多元、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融入当时社会的风俗和文化现象,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中描绘的舞蹈和装扮,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多样性,尤其是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和欣赏。
《顺帝》是一首兼具华丽与深意的诗作,展现了明代的文化繁荣与多元性。诗中通过对女子装扮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生活的优雅与精致感。紫色的头绳、金绣的云肩、翠玉的缨带,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示了女性的魅力与风韵。
同时,诗中提到的“学舞天魔”,则不仅是对舞蹈的描绘,更象征着对异域文化的吸收与融合。长安作为文化交流的中心,诗人通过“长安又领接番僧”的描写,将这种文化交融的意象进一步强化。这里不仅是对一场舞蹈的描写,更是对那个时代开放心态和文化包容的赞美。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美的赞美,又有对文化交融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势的敏锐把握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展现明代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欣赏。
诗中提到的女子的发型用什么颜色的绳子扎成?
A. 红色
B. 紫色
C. 绿色
D. 蓝色
诗中“学舞天魔”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舞蹈
B. 一位舞者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节日
诗中提到的“长安”在历史上代表什么?
A. 一种美食
B. 古代的都城
C. 一种服饰
D. 一种乐器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杨子器的《顺帝》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与社会风俗的反映,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两者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