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6:17
南乡子 丁巳秋分日作
作者: 王陈常
天末起凉飔。
又值平分昼夜时。
风动双鬐鳞皱处,
之而。
孤负秋光一半儿。
日莫叹䯱䰄。
花竹无心手自莳。
独向孤镫珠落也,
连洏。
一遇人窥强作唲。
秋天的天空开始变凉,
正值昼夜平分的时节。
微风在双鬐的鳞片上轻轻拂动,
不由得让我感到孤独,
仿佛辜负了这美好的秋光。
不要对落日感叹无奈。
花和竹子没有人照看,
我独自一人对着孤灯,珠子滴落,
一片寂静。
一旦有人窥视,我却强作笑颜。
作者介绍:
王陈常,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作品常表现对人生、自然变化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分时节,诗人在这个象征着昼夜平分的时刻,感受到秋天的凉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孤独感的思考。
这首《南乡子》以秋分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既美丽又略显孤寂的秋天。开头的“天末起凉飔”便传递了季节的变化,凉风的到来让人感到生机的逐渐消逝。诗人在这段时间里,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身的渺小,描绘了一个人在自然和时间面前的无奈与孤独。诗中提到的“孤负秋光一半儿”,更是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花竹无心手自莳”,展现了生活中的无奈与孤独,似乎在诉说着即使在美好的自然景色中,诗人也感受到了一种无助的孤独感。最后的“独向孤镫珠落也,连洏”则再次强调了孤独的情绪,珠子滴落的声音似乎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变化的紧密联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与个人孤独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对生命短暂的叹息和对自然美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分,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开始
b) 夏天的结束
c) 昼夜平分
d) 冬天的降临
“孤镫”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快乐
d) 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陈常的《南乡子》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是在特定时刻描绘个人情感的作品。前者强调秋天的孤独与时间的流逝,而后者则在静夜中表达思乡之情。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却都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自我的深刻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