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3:31
夜云到晓不教收,
初日微明又却休。
雨为岸花新洗面,
水撩江草只摇头。
千篙百棹力都竭,
十里九矶船正愁。
若到峡中应更险,
却思峡外是安流。
夜晚的云彩到天亮也不愿散去,
初升的太阳微微亮起又立刻消失。
雨水洗净了岸边的花朵,
水波轻轻撩动着江边的草,只能摇摇头。
千根竹篙和百只船桨都已竭尽全力,
十里之内的九个矶石让船只感到忧愁。
如果进入峡谷中,情况必定更加危险,
但想一想峡谷外却是平静的水流。
诗中未显著提及特定的典故,但“峡中”与“安流”的对比隐射出古代文人对险境与安宁的思考,常见于古诗词中。峡谷的险恶与外界的安宁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自然清新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充满了人情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黄巢矶以险峻著称,成为诗人心中不安的象征。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黄巢矶的水边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夜云到晓不教收”引入,展现了夜晚的压抑和不安,仿佛在暗示人生的艰难旅程。接着,诗人利用“初日微明又却休”来表达希望的渺小和脆弱,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
“雨为岸花新洗面,水撩江草只摇头”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雨水洗净了花朵,带来了清新,然而水波轻轻撩动江草,似乎又在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无奈。紧接着,诗人用“千篙百棹力都竭,十里九矶船正愁”展现了行船的艰辛,描绘了人们在困境中竭尽全力的景象,表现出对生活的沉重感。
最后,诗人以“若到峡中应更险,却思峡外是安流”结束,带有哲理性的思考。峡中的危险与峡外的安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人生的道路上虽有艰险,但依然要珍惜那份宁静与安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黄巢矶的险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中艰难险阻的感悟,以及在面对困难时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千篙百棹”指的是什么?
A. 船只的数量
B. 船桨和竹篙
C. 水草的数量
D. 岸边的花朵
诗中“若到峡中应更险”中“峡中”象征什么?
A. 安全的地方
B. 繁华的城市
C. 艰难险境
D. 美丽的自然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面对困难的勇气
C. 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