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0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01:12
新沐莫弹冠,新浴莫振衣。
圣人贵同尘,贤者汩其泥。
夷齐立骏节,感激歌采薇。
子真老谷口,岁晏无苦饥。
屈原怀独醒,沉湘谁与悲。
渔父随其波,所适安所宜。
君看侯门客,饥于纨袴儿。
刚洗完头发的人不要轻易弹冠,刚洗完澡的人也不要轻易抖衣服。圣人看重与世俗同处,贤者甘愿沉浸在泥淖中。夷齐立志高远,感慨于歌唱采薇。你这位真君子啊,老是在谷口徘徊,年终岁末却没有饥饿之苦。屈原心怀独醒,沉浸在湘水中,谁来与他同悲呢?渔父随波逐流,安适自然。你看看那些侯门的客人,反而在华丽的衣袍下饥饿。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脱俗而著称。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思熟虑之后,表达了对当时士人生活的思考,借古讽今,揭示了士人对名利的追逐与隐士的安适生活的对比。
《沐浴子》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生态度,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开头两句“新沐莫弹冠,新浴莫振衣”,以生活中的琐事引入,设定了一种低调、谦卑的态度。接下来,通过对圣人和贤者的描绘,诗人强调了在世俗尘埃中保持清醒和志节的重要性。夷齐作为理想化的人物,代表了追求理想与纯粹的生活方式。而屈原的孤独则反映了有志之士在社会中的悲哀,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最后,渔父的随波逐流,则代表了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整首诗以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深邃,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饥于纨袴儿”暗指富贵却饥饿),对仗(如“夷齐立骏节,感激歌采薇”),以及反讽(通过侯门客人的形象对比隐士的安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世俗与理想的思考,通过对比不同生活选择,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与保持内心安宁之间的矛盾,传达出一种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新沐莫弹冠”中的“冠”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屈原”象征什么?
“渔父随其波”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沐浴子》与李白的《静夜思》作对比,前者关注人生的哲理与选择,后者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前者更加深沉,后者则更为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