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7:15
贺新郎 四月三十日赠肖健二首 其二
作者: 卢青山
锢绊衣和口。更心神纷然总被,世言拗纠。
屋内清狂能拍桌,出屋丧家之狗。
还只是半饥消受。不分无能乃至此,竟诗人做到青衫旧。
敢再许,屠龙手?听风听雨长相偶。
便深宵和灯坐过,时之十九。
贱子与公年俱少,总以早衰相逗。
又似与伊谁相候。我识廿年清梦冷,定那天起诧霜毛厚。
敢再许弱冠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被生活的束缚所困扰,心中充满了纷乱的思绪,常常被社会的流言蜚语所纠缠。
在家中,诗人显得狂放不羁,能够拍桌大笑;走出家门,却感觉自己像失去主人的狗,落魄无助。
即便如此,诗人依然忍受着生活的艰辛,感慨自己在这无能为力的境地中,已经变得像穿旧青衫的诗人。
他不敢再奢求什么,似乎连屠龙的手段都不再拥有。
在漫长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灯光静坐,思考着过往的时光。
两个年轻人,虽然年纪相仿,却总是被早衰的命运所戏弄。
似乎正在等候着谁的到来,二十年的清梦已然冷却,那时的自己也许是因霜毛而感到困惑。
不敢再奢望年轻的时光了。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出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在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上,具有深刻的洞察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四月三十日,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开头的“锢绊衣和口”,在字面上描绘了生活的压迫感,隐喻着诗人对自由的渴望。而“屋内清狂”和“出屋丧家之狗”的对比,则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在家中可以放肆,但一出门就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反思自身的处境,感慨自己在生活的磨砺中逐渐丧失了理想的勇气,似乎已经不再相信自己能够实现伟大的目标。诗中提到的“屠龙手”,既是对英雄气概的渴望,也是对自我能力的怀疑,显示出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在情感的张力中,流露出对青春的追忆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在深夜灯下的独坐,仿佛是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反思过去的种种,这种自省的情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个人在社会压力下的无奈与追求,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对青春逝去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锢绊”指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开心
“丧家之狗”用来比喻什么?
A. 骄傲的人 B. 失去依靠的人 C. 成功的人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什么?
A. 爱情 B.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C. 自然风光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相比,卢青山的诗更显得内敛与细腻,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遇。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出的豪情壮志,与卢青山的无奈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