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2:16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极目真空阔。倚巉岩屋峦竞瘦,老松都活。澒洞荒寒非世境,昏晓阴阳荡割。更古木冷烟轇轕。虎迹龙湫经过了,一枝筇几被罡风夺。才到得,乱蜂末。峰巅小阁危堪掇。嵌崎嵚,呀然如窦,拳然如钵。只怕石栏凭不稳,败叶欲随秋脱。况恰对崖门初豁。我爱湖光能入望,约他年再与攀萝葛。看夜半,阳乌渴。
远望去,天空显得格外宽广。我倚靠在高耸的岩石上,山峦都显得瘦削,老松树依然生机勃勃。这里的洞壑荒寒,根本不是人间的境地,阴晴变化如同分割的时间。更是古老的树木,在冷烟中幽幽缭绕。虎的足迹和龙的湫水都经过这里,一根竹杖几乎被狂风夺走。才来到这里,四处都是乱蜂。峰顶的小阁楼非常危险,巍峨而立,犹如山洞,似乎又像个钵。只怕那石栏不够稳固,落叶欲随秋风飘落。更何况正对着崖门初开的地方。我喜欢湖光能入眼帘,约定来年再与攀爬藤萝。看那夜深,太阳似乎在渴望。
作者介绍: 陈维崧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游览龙池时,诗人站在绝顶的阁楼上,感受山川的壮丽与自然的奇妙,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向往。
《贺新郎 登龙池绝顶凭虚阁同云臣远公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自然意象,描绘了站在高处俯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诗人在极目远眺之中,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空灵与辽阔。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山川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生命的顽强,尤其是生机勃勃的老松,象征着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的前半部分充满了对于自然的细腻观察,从“倚巉岩”到“虎迹龙湫”,每一个意象都生动地呈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神秘。而后半部分则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尤其是对小阁的描写,显得格外险峻,似乎暗示着人生的脆弱与不确定。诗人以“我爱湖光能入望”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切向往,同时也寄托了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既是自然的赞歌,也是人生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抒发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向往,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生命的顽强?
诗中提到的“小阁”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未来的什么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