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0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0:43
眼儿媚
作者: 黄侃 〔近代〕
秋清人静掩孤帏。
萝碧见依稀。
金环结愿,玉箫吹恨,
枉是分携。
人间桑海须臾变,
遗恨更谁知。
累他肠断,霜寒早别,
花好归迟。
秋天的清晨,静谧中我独自掩上帷帐。
看那碧绿的藤萝,依稀可见。
金环寄托着愿望,玉箫传递着愁苦,
可惜我们却无缘相携。
人世间的变化如同桑海翻滚,
留下的遗憾又有谁能知晓?
因此心中感到无比痛楚,
在寒霜来临之际,早已分别,
花好月圆之时,却迟迟未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侃(1868-1934),字仲明,号惕庵,近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教育家。他的诗风受传统影响,善于运用典故,情感细腻,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眼儿媚》创作于黄侃的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社会变迁,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交织,使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个人情感的思考在此诗中得以体现。
《眼儿媚》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古诗,展现了作者对孤独与变化的深刻感悟。诗的开篇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清晨,画面宁静而又带有一丝孤寂,诗人通过“掩孤帏”来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的隔绝。接下来的“萝碧见依稀”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唤起了诗人心中的柔情与对往昔的追忆。
在诗的中段,金环与玉箫的意象交汇,分别寄托了愿望与忧愁,诗人感到即便是有这样的寄托,也难以消解内心的痛苦。这种情感的对比,正是黄侃诗歌的特色所在,透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深切的遗憾与无奈。
最后的几句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人间桑海须臾变”揭示了人生无常的哲理,突显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整首诗在意象构建、情感表达上都显得极为精炼,展现了黄侃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对人生的独到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细腻,体现了黄侃对生活的独特洞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金环”象征什么?
A. 美好的愿望
B. 失去的爱情
C. 离别的痛苦
答案:A
“霜寒早别”中的“霜寒”象征什么?
A. 冬天的来临
B. 内心的孤独
C. 人生的无常
答案:A
诗人通过“花好归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盼
B. 对美好时光的遗憾
C.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