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11
浮游花
作者: 高启 〔明代〕
宛宛庭中花,狂风忽吹去无涯。
上入逍遥之云天,下没惨淡之泥沙。
开落本同何足叹,升沉偶异自堪嗟。
这首诗描绘了庭院中花朵的情景,花儿在狂风的吹拂下,飘散得无边无际。它们一方面被吹到逍遥自在的云天之上,另一方面又沉入了惨淡的泥沙之中。花的开放与凋零本是自然规律,何必为此而叹息呢?升沉的命运偶然不同,也值得让人感慨。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升沉”可以引申为对人生起伏的思考,是古人常见的哲理思考。
高启(1487年-1535年),字季衡,号澄心,明代诗人,代表性作品有《高启诗集》。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摹自然景物,常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浮游花》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时期。高启的诗反映了他对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命运的哲学思考。
《浮游花》通过庭中花朵的命运,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诗的开头“宛宛庭中花”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花儿在风中飘舞,象征着生命的轻盈与美好。然而,随着“狂风忽吹去无涯”的出现,诗意急转直下,花朵仿佛在风中飘散,暗示着命运的不可控。接着,诗人使用“上入逍遥之云天,下没惨淡之泥沙”来描绘花的升沉,既有飞升的希望,也有沉沦的悲哀,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
最后两句“开落本同何足叹,升沉偶异自堪嗟”,则是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花的开与落、升与沉都是自然规律,诗人提倡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生命的起伏,应当接受与感慨,而非过于悲伤。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高启作为明代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思考,呼唤一种对命运的接受与豁达。诗人在自然景象中,反思人生的起伏与变化,传递出哲理的深邃与人生的智慧。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关于生命、命运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选择题:诗中“宛宛庭中花”主要描绘了什么?
A. 花的开放
B. 花的凋零
C. 花的美丽与生机
D. 花的悲伤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升沉偶异”指的是__的命运。
判断题:诗人认为花的开落是值得悲叹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