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0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00:40
危峰高耸似峨冠,草树蒙茏露未乾。袍笏尽消狂客拜,风尘不受世人弹。羽幢朝岳云中降,鳌首当空海上看。下有白头未死地,石门空枕夜台寒。
高耸的山峰像戴着高高的帽子,草木茂盛,露水还未干。穿着官服的狂客不再来拜,风尘中不受世俗的指责。羽幢在朝拜山岳时从云中降下,鳌首在空中俯瞰大海。山下有白头未死之地,石门空空地枕着寒冷的夜台。
作者介绍: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对明代文学有较大影响。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东阳为徐用和御史墓山所作的八首诗之一。徐用和是明代的一位御史,其墓地环境幽静,山峰高耸,草木茂盛,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生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墓地山峰的高耸和环境的幽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敬仰和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诗中“危峰高耸似峨冠”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峰的雄伟,而“草树蒙茏露未乾”则进一步以自然的景象烘托出墓地的宁静。后几句通过对官员和仪仗的描写,暗示了逝者的身份和生前的荣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死的超越。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李东阳诗歌的典型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墓地环境的描绘和对逝者的怀念,表达了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和对逝者的敬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危峰高耸似峨冠”中的“峨冠”比喻什么? A. 山峰 B. 帽子 C. 官员 D. 仪仗
诗中“袍笏尽消狂客拜”中的“袍笏”指的是什么? A. 官员的服饰 B. 仪仗 C. 山峰 D. 草木
诗中“羽幢朝岳云中降”中的“羽幢”指的是什么? A. 官员的服饰 B. 仪仗 C. 山峰 D. 草木
答案:1. A 2. A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