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

《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

时间: 2025-05-04 02:01:13

诗句

润色金文数十函,清凉甘露洗尘凡,修行不作伊兰计,只愿三千尽宝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1:13

原文展示

润色金文数十函,
清凉甘露洗尘凡。
修行不作伊兰计,
只愿三千尽宝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将数十函的古老金文进行润色,
如清凉的甘露洗净尘世的烦恼。
修行不再追求名利的计算,
只希望三千种宝物都能完美如严。

注释

字词注释

  • 润色:修饰、加工,使之更好。
  • 金文:古代铸造在金属器物上的文字,通常指商周时期的铭文。
  • 清凉甘露:比喻清新滋润的雨露,象征洗净心灵。
  • 伊兰计:伊兰是指兰草,这里比喻追求名声和利益的算计。
  • 三千尽宝:指三千种宝物,象征丰富的精神财富。

典故解析

  • 金文:金文是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通常用于青铜器铭文,反映了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 甘露:在佛教中,甘露象征着清净和智慧,可以洗净世俗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君谦,号白石,擅长诗词、散文,风格清新自然,常以道教思想为主题。他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希望通过修行来超脱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修行的思考与追求,前两句描绘了对古文的润色,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而清凉甘露则暗示了心灵的洗净与升华。后两句则强调修行的目的在于追求内在的精神财富,而非外在的名利。全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寻和对智慧的渴求。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半部分强调了对古文的悉心打磨与对清净心灵的向往,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修行目的的思考。通过这样的结构,诗人引导读者从外在的文化追求,逐渐回归内在的精神探索。这种深刻的思考与灵动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光辉和文化的厚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润色金文数十函:诗人以“润色金文”开篇,表明他对古代文化的重视,数十函代表了大量的文化积累。
  • 清凉甘露洗尘凡:甘露象征着灵性的滋润,洗净世俗的尘埃,表现了心灵的渴求。
  • 修行不作伊兰计:强调修行的正确态度,反对追名逐利的功利心态。
  • 只愿三千尽宝严:希望能获得丰富的精神宝藏,而非物质财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文的润色比作甘露的滋润,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前后句对称,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精神财富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文:象征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积淀。
  • 甘露:象征灵性与智慧的滋润。
  • 三千尽宝:象征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润色金文”中的“润色”是什么意思? A. 增添色彩
    B. 修饰、加工
    C. 变得模糊

  2. “清凉甘露”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心灵的洗净与升华
    C. 名利的追求

  3. 诗人的修行态度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只愿追求内心的宁静
    C. 只重视外在的修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但更强调孤独与洒脱。
  • 王维《鹿柴》:注重自然意象与心灵的和谐,展现了另一种修行的境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文赏析》
  • 《中国古代文化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平山堂 长相思 四用喜雨韵三首 朝谒归省文书 和谢惠计院二首 如梦令 其一 天宁长老新斋堂请转语 忆秦娥 解连环 贺新郎·汲水驱炎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字旁的字 咸解 甘贫守志 宽开头的成语 两脚书橱 竹罄南山 挥斥 年尽岁除 金朱 克字旁的字 当局者迷 万世长策 全无心肝 竹字头的字 瓜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