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0:41
太守主罗浮,神仙多女流。
罗离与浮合,总惹使君愁。
这位太守统治着罗浮山,那里有许多神仙的女儿。罗离与浮的结合,常常让使君感到忧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罗浮山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神仙相联系,它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象征。诗中提到的“罗离”则暗示了与神仙女儿的浪漫关系,反映了人间与仙界的隔阂与相思。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年-1640年),字宗愈,号松隐,明代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常以清丽见称,兼具道教思想,对自然和人生有独特的理解。
创作背景:
《子夜歌》系列诗作是屈大均在晚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人生、爱情及宇宙的思考。此诗的背景可能与道教的信仰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有关,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爱情和神秘世界的矛盾心情。
《子夜歌 其十二》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展现了屈大均特有的细腻观察与感情抒发。诗中通过描绘太守与罗浮山的关联,暗示了人间与神仙之间的隔阂。罗浮山是一个理想化的存在,象征着美好与超脱,而太守的忧愁则体现了人类在追求美好事物时所遭遇的困境。
诗中“神仙多女流”的描写,既表现了罗浮山的神秘与吸引力,也隐含了男女情感的复杂。罗离与浮的结合让使君愁苦,反映了人间与仙境之间的难以交融。这种情感的矛盾,既是对爱情的渴望,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屈大均以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他的诗歌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风光,更是在探索人类情感与自然、神秘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太守主罗浮:开篇即提到太守与罗浮山,设定了地理和社会背景,突显太守的权威。
神仙多女流:描绘了罗浮山的神秘环境,暗示有许多神仙的女儿,增添了诗的梦幻色彩。
罗离与浮合:提到罗离与浮的关系,表明两者之间的情感纠葛,可能暗指人间与神仙的结合。
总惹使君愁:最后一句点明了使君的忧愁,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性与无奈。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间与神仙之间隔阂的探讨,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以及由于现实困境而产生的忧愁。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描绘,屈大均展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和微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太守主罗浮”中的“太守”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罗离”可能代表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屈大均的《子夜歌》与王昌龄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人间情感的细腻描绘,但前者更侧重于人与神仙之间的关系,后者则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两首诗在意象构建和情感表达上各有特点,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