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4:44
吴地清明未减寒,梨花初动杏花残。
平沙漫漫人争度,微雨萧萧客跨鞍。
野寺吹螺作春会,山邮籴米具朝餐。
已开九帙吾何觊,时说金丹强自宽。
吴地的清明时节,寒意尚未消退,梨花刚刚绽放,杏花却已经凋谢。
广袤的沙滩上,人们争相渡过,细雨潺潺,旅客骑马而过。
乡间的寺庙里,吹响螺号来庆祝春天的盛会,山上的邮差送来米饭作为早餐。
我已经写就了九卷诗篇,为什么还要向往那虚无的金丹呢?听说它会让人心宽体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金丹”是道教的象征,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虚幻理想,诗人在这里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珍惜和对理想的拒绝。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著有《剑南诗稿》等。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多次遭受外敌侵扰,他的作品多体现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追求。这首《出游》写于春季,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出游》是陆游在春天出游时的感慨之作,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诗中通过“梨花初动”和“杏花残”对比,表现了春天的无常,暗示生活的短暂与珍贵。接着,作者描述了人们在沙滩上渡河的热闹场景,再通过“微雨萧萧”渲染出一种悠然的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思考,提到“野寺吹螺作春会”,不仅表现了乡土的淳朴与温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中,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已写了九卷诗篇,表达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和安逸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出游》的作者是?
“梨花初动”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丹”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出游》与杜甫的《春望》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陆游多了一份温情和对生活的满足,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时代背景。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