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9:44
三月二十日儿辈出谒孤坐北窗
作者: 陆游 〔宋代〕
园林春已空,
陂港雨新足。
泥深黄犊健,
桑老紫椹熟。
丰年逋负少,
村社餍酒肉。
微风吹醉醒,
起和饭牛曲。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园林已经空旷,雨水刚刚滋润了河港,泥地湿滑,黄牛在田里健壮地奔跑,桑树渐渐老去,紫色的椹子也成熟了。虽然是丰收的季节,却有人逃避责任,村庄的社交活动充满了酒肉的享受。微风轻轻拂过,令人感到醉意,起身去唱起关于牛的歌谣。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以豪放、刚健著称,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心。陆游的诗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也有婉约之美。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以及个人遭遇困境的时期。诗人在孤独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景象,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观察。
《三月二十日儿辈出谒孤坐北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乡村景象,诗中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事的无奈。首句“园林春已空”,写出了春天的孤寂感,似乎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不被理解。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乡村的生机与繁荣,尽管丰年却有逃避责任的人,这种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为复杂。
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时,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泥深黄犊健”,展现出春天的生机;而“桑老紫椹熟”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成熟的象征。这种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人情世故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情景交融,富有生动的生活气息。
最后,微风拂过,诗人从醉意中醒来,唱起关于牛的曲调,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与宁静。整首诗在描写乡村生活的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陆游身为诗人的广阔情怀与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春日景象,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深刻热爱。
“园林春已空”中的“春”指什么?
“泥深黄犊健”中的“黄犊”指什么?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杜甫《春望》与陆游《三月二十日儿辈出谒孤坐北窗》都描绘了春天的意象,但杜甫更侧重于国家的忧虑,而陆游则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两首诗在表现情感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前者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后者则通过田园的宁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