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汉武帝玄都坛

《登汉武帝玄都坛》

时间: 2025-05-01 04:03:44

诗句

曲磴回谿数百重,汉皇行幸有遗踪。

海西不复来三鸟,岩畔虚传驻六龙。

碧露暗滋金洞草,紫云常护石坛松。

便应别著登山屐,策杖高寻玉检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3:44

原文展示:

登汉武帝玄都坛
作者:胡侍 〔明代〕

曲磴回谿数百重,
汉皇行幸有遗踪。
海西不复来三鸟,
岩畔虚传驻六龙。
碧露暗滋金洞草,
紫云常护石坛松。
便应别著登山屐,
策杖高寻玉检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汉武帝曾经游览的玄都坛。曲折的小路和溪流重重叠叠,汉皇的游幸留下了痕迹。海西的三只鸟再也不会归来,岩边的六条龙也只是虚传。碧绿的露水滋润着金洞中的草,紫色的云彩常年庇护着石坛旁的松树。想必我应该换上一双登山的鞋,手持杖子高高地寻觅那玉检封的地方。


注释:

  • 曲磴:指曲折的石阶或小路。
  • 谿:溪流。
  • 汉皇:汉武帝,西汉时期的皇帝。
  • 行幸:指皇帝出游。
  • 遗踪:留下的踪迹。
  • 海西:古代传说中的海西三鸟,象征着美好和自由。
  • 虚传:虚假的传说。
  • 驻六龙:六龙指的是传说中的神龙,常与皇权和吉祥相联系。
  • 碧露:清晨的露水。
  • 金洞草:生长在金洞中的草,象征着珍贵。
  • 紫云:象征着祥瑞和保护。
  • 登山屐:登山的鞋。
  • 策杖:手持的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侍,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登临汉武帝的旧址“玄都坛”,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汉武帝辉煌历史的追忆,也表达了对当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玄都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开篇以“曲磴回谿数百重”展现出自然的曲折美,象征着历史的深邃与复杂。接着提到汉武帝的“行幸”,不仅是对一位伟大帝王的追忆,也暗示着历史留下的痕迹。诗中提到的“海西不复来三鸟”,通过传说中的三只鸟,传达了对逝去美好的怀念,给人一种淡淡的哀伤。

“碧露暗滋金洞草,紫云常护石坛松”一句,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最后的“便应别著登山屐,策杖高寻玉检封”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探寻历史的心情,体现了人对历史的敬仰与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结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曲磴回谿数百重:描绘了蜿蜒曲折的山路和溪流,显示出环境的复杂。
  2. 汉皇行幸有遗踪:提到汉武帝的游幸,留下的痕迹,暗示历史的影响。
  3. 海西不复来三鸟: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三鸟象征着逝去的自由与美丽。
  4. 岩畔虚传驻六龙:六龙的虚传代表着历史的神秘与传奇。
  5. 碧露暗滋金洞草:清晨的露水滋润草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6. 紫云常护石坛松:紫云的庇护象征着祥瑞与安宁。
  7. 便应别著登山屐:表达了诗人想要出行探访的愿望。
  8. 策杖高寻玉检封:渴望探寻历史遗迹,表现对过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次使用比喻,如“碧露”与“金洞草”的结合,描绘出自然的美。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究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如三鸟、六龙等,象征着历史与神话的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历史与自然展开,表达了对汉武帝时代的追忆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出对历史的敬仰与探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曲磴: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经历。
  • 海西三鸟:象征着美好的追忆与逝去的自由。
  • 六龙:象征着皇权与神秘,体现历史的伟大与不可捉摸。
  • 碧露: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 紫云:象征着祥瑞,给予安宁与庇护。
  • 玉检封:象征着历史的遗迹与探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曲磴回谿数百重”中“磴”指的是什么?
    A. 平地
    B. 石阶
    C. 水流
    D. 山峰

  2. 诗中提到的“汉皇”指的是哪位皇帝?
    A. 汉昭帝
    B. 汉武帝
    C. 汉宣帝
    D. 汉光武帝

  3. “海西不复来三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逝去美好的怀念
    C. 对历史的厌倦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1. 《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历史,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2.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夜景与古迹,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于历史与自然的不同视角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性与深邃性。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汉武帝与他的时代》

相关查询

皇恩寺 西轩纳凉口号效诚斋体 题画有感 其二 题画有感 其一 古北口中秋 读洪昉思稗畦行卷感赠一首兼寄赵秋谷官赞 署楼寓目 雨霁过沧浪亭迟悔庵先生不至和壁间漫堂中丞韵 孟秋偕静夫子鱼尊五殷六过鸡鸣寺 其三 孟秋偕静夫子鱼尊五殷六过鸡鸣寺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清六活 两眼墨黑 转换 挂孝 广结尾的成语 韭字旁的字 脸颊 作开头的成语 包含尺的词语有哪些 引经据古 肉字旁的字 包含沟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趋炎附热 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甘旨肥浓 昼夜兼行 斗叟 骨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