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45
牛庵后古松五株
山中老子一间屋,
屋后秦人五大夫。
丘壑得专閒日月,
衣冠甚伟古眉须。
计今当是百年物,
着我添成六老图。
已有茯苓巢可俯,
待烹石鼎疗诗癯。
在山中,我有一间小屋,
屋后有五位秦朝的高士。
在这山丘与河谷之间,
我享受着悠闲的日月光辉,
穿着华丽的衣冠,留着古老的眉须。
如今看来,这些人已经存在百年之久,
我也把他们画成了六位老人的图画。
我这里已经有了茯苓巢可以俯视,
等待用石鼎烹煮,来疗愈我的诗歌的消瘦。
方岳,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山水诗和咏史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方岳提倡自然与人的和谐,常常以自我隐居的方式表达对世态的观察与思考。
《牛庵后古松五株》创作于方岳隐居于牛庵时,这首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诗中描绘的古松以及隐士的生活,表现出他向往的宁静与安逸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古松和隐士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诗的开头以“山中老子一间屋”引入,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环境,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气氛。接着提到“屋后秦人五大夫”,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将古代的英雄人物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丘壑得专閒日月”一句,描绘了诗人享受自然之美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而“衣冠甚伟古眉须”则以夸张的手法强调古代士人的风范,表现出诗人对古人的向往与敬仰。
最后几句则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茯苓和石鼎的意象象征着诗人的追求——不仅是生理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寄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历史、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围绕“隐居、历史、自然”的主题展开,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的超然与对自然与历史的崇敬,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方岳的《牛庵后古松五株》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诗中提到的“茯苓”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态度是?
对比方岳与王维的作品,方岳更强调历史的积淀与个体的隐逸生活,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两位诗人都在不同层面上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但其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