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有赠二首 其二

《有赠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13:15:06

诗句

一再论文日,弥天尽国工。

音宁遗爨下,道岂泣途穷。

孤脱恩非薄,澜殊派本同。

投閒怜过隙,环召恐匆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5:06

原文展示:

一再论文日,弥天尽国工。
音宁遗爨下,道岂泣途穷。
孤脱恩非薄,澜殊派本同。
投閒怜过隙,环召恐匆匆。

白话文翻译:

在日复一日的讨论中,国家的事务都已耗尽了。
音韵的宁静似乎遗留在炉火之下,道路上又怎会因穷困而哭泣呢?
孤独的解脱并不是薄弱,波澜壮阔的派别本也是相同的。
我在闲暇中怜惜那瞬息的光阴,环顾四周却感到时间匆匆流逝。

注释:

  • 一再:反复、不断。
  • 论文日:讨论日常事务。
  • 弥天:形容极大、非常。
  • 尽国工:耗尽国家的劳动力或资源。
  • 音宁:音韵的宁静。
  • 遗爨:遗留在炉火下的余温。
  • 道岂泣途穷:道路上怎么会因穷困而哭泣。
  • 孤脱:孤独的解脱。
  • 澜殊派本同:波澜壮阔的派别其实都是相同的根本。
  • 投闲:置身闲暇之中。
  • 怜过隙:怜惜那瞬息的光阴。
  • 环召:四周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吾驺(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常探讨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表达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有赠二首 其二》是一首蕴含深意的古诗,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无奈。开篇提到“日”,使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接着描绘了国家的繁忙与劳作,表现出一种对社会现状的关切。第二句通过“音宁遗爨下”,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复杂现实的超然态度。诗中“孤脱恩非薄”一语,透露出诗人对孤独的理解,孤独并非弱小,而是一种独立的状态。最后一句通过“环召恐匆匆”,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惆怅,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短暂与珍贵。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细腻,既有对现实的深刻观察,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再论文日:反复讨论日常事务,暗示生活的琐碎。
  2. 弥天尽国工:形容国家资源的耗尽,隐含对社会的担忧。
  3. 音宁遗爨下:回归内心的宁静,象征对纷纷扰扰的超脱。
  4. 道岂泣途穷:质问生活的困境是否值得悲泣,表现出无奈与反思。
  5. 孤脱恩非薄:强调孤独的解脱并不意味着无情,反而是一种深刻的连接。
  6. 澜殊派本同:不同派别的根本相同,暗示人类情感的共通性。
  7. 投閒怜过隙:珍惜过往的光阴,体现对时间流逝的感伤。
  8. 环召恐匆匆:环顾四周,感受到时间的急促,令人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孤脱”比喻一种内心的解脱。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美感。
  • 排比:通过对不同意象的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感悟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分析: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日常生活的琐碎。
  • 音宁:代表内心的宁静与对繁华的超脱。
  • 孤脱:象征一种独立与自我解放的状态。
  • 过隙:表明时间如白驹过隙,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脱”意指什么? a) 孤独的状态
    b) 独立的解脱
    c) 对他人的冷漠
    d) 逃避现实

  2. “环召恐匆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1. b) 独立的解脱
  2. b)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更为直接。
  • 杜甫的《登高》:在对时间与人生的思考上更为沉重,展现出对社会的关怀与个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词的艺术与情感》

相关查询

效古·其一岁暮怀 古意报袁功曹 游黄檗山 望荆山 秋至怀归诗 悼室人 铜爵妓 刘太尉琨伤乱 古离别 恨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簪脱舄 鹤怨猿啼 味如嚼蜡 鼓奏 尢字旁的字 孔姬 甘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支前 洛阳才子 问牛知马 涂炭生灵 包含荡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人非物是 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