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如玄潭 其二

《九日如玄潭 其二》

时间: 2025-04-26 07:13:34

诗句

清霜十月未沾衣,碧树高低满翠微。

欲问峰头双剑石,旧时黄鹤傍谁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34

原文展示:

九日如玄潭 其二
作者: 罗洪先 〔明代〕
清霜十月未沾衣,
碧树高低满翠微。
欲问峰头双剑石,
旧时黄鹤傍谁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十月的寒霜降临之际,树木依旧青翠,山峰巍峨的景象。作者想要询问山顶的双剑石,曾经黄鹤曾在此飞翔的情景。

注释:

  • 清霜:指清晨的霜,暗示天气寒冷。
  • 十月未沾衣:十月的天气尚未寒冷到需要穿上厚衣服。
  • 碧树高低:描绘树木的青翠和层次感。
  • 翠微:指青翠的山色。
  • 峰头:山顶。
  • 双剑石:山中的一块像双剑一样的石头。
  • 黄鹤:传说中的黄鹤,象征着自由和归去。

典故解析:

“黄鹤”出自《黄鹤楼》中的诗句,象征着逝去的时光和怀旧的情感。此诗通过提及“黄鹤”,暗示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洪先是明代诗人,以其山水诗著称,作品常蕴含自然之美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明代诗人的自然观和人生感悟。开头两句以“清霜十月未沾衣”引入,描绘了一个寒冷但又不失生机的秋日场景,给人以清新感。接着通过“碧树高低满翠微”展现了自然的层次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最后两句“欲问峰头双剑石,旧时黄鹤傍谁飞”则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自然的敬畏,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仿佛在问:在这双剑石的高峰之上,曾经有多少黄鹤自由飞翔,象征着那一段美好的往昔时光。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到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霜十月未沾衣:描写天气寒冷,但诗人尚未感受到冷的侵袭。
    • 碧树高低满翠微:描绘高低错落的青翠树木,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欲问峰头双剑石:表现诗人对山中双剑石的好奇与向往。
    • 旧时黄鹤傍谁飞:表达对往昔自由时光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清霜十月”与“碧树高低”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石头比作双剑,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 清霜:象征寒冷与清晰,寓意清醒的思考。
  • 碧树:象征生机与希望。
  • 双剑石:象征坚韧与不屈。
  • 黄鹤:象征自由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鹤”象征什么? A. 自由
    B. 财富
    C. 权力

  2. “清霜十月未沾衣”中体现了什么样的天气状况?
    A. 炎热
    B. 寒冷
    C. 温暖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罗洪先与王之涣在山水诗的表现上都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但罗洪先更偏向于描写秋天的清冷与思考,而王之涣则侧重于壮丽的山河与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罗洪先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的魅力与审美》

相关查询

夕发阳翟 午日三首 五知堂 五月五日 五月十四日与子华自内中归 五月十日雨中饮 送何遯山人归蜀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送张著作器宰蕲水 送黄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机而行 卑躬屈节 马结尾的成语 绝热发动机 坐存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牛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明敲明打 土栗 余朱 提手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星主 强记博闻 饮血茹毛 亠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