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登赤壁

《九日登赤壁》

时间: 2025-04-23 19:41:29

诗句

九日至黄州,欣然独西笑。

赤壁落吾手,于焉恣游眺。

一杖陵层崖,划然发长啸。

把酒呼鱼龙,踞石登虎豹。

小亭遗像在,长髯侧乌帽。

卓哉东坡叟,煜煜神光照。

群儿戏弄兵,蚁斗何足道。

想公吊古心,还为后人吊。

鹤影落寒空,笛声来远棹。

杖策下荒岑,江烟起渔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1:29

原文展示

九日至黄州,欣然独西笑。
赤壁落吾手,于焉恣游眺。
一杖陵层崖,划然发长啸。
把酒呼鱼龙,踞石登虎豹。
小亭遗像在,长髯侧乌帽。
卓哉东坡叟,煜煜神光照。
群儿戏弄兵,蚁斗何足道。
想公吊古心,还为后人吊。
鹤影落寒空,笛声来远棹。
杖策下荒岑,江烟起渔灶。

白话文翻译

在九月九日,我来到了黄州,心情愉悦地独自向西笑。
赤壁的景致尽收眼底,我在这里尽情游览眺望。
手握一根拐杖,走上高高的山崖,发出悠长的啸声。
举杯呼唤着鱼龙,坐在石头上仰望虎豹。
小亭子里留下的影像,长发飘扬,戴着乌色的帽子。
东坡先生真是卓越非凡,光芒四射,照耀了我。
一群孩子在玩兵捉的游戏,蚂蚁般的争斗又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呢?
我想到了公(苏轼)吊古的情怀,也是在为后人感慨。
白鹤的影子落在寒冷的天空,笛声从远处的船上传来。
我拄着拐杖走下荒凉的山岗,江边的烟雾升起,渔火闪烁。

注释

  • 黄州:今黄冈市,苏轼被贬之地。
  • 赤壁:指赤壁古战场,苏轼曾作《赤壁赋》。
  • 卓哉东坡叟:指苏轼,东坡居士,意指其才华横溢。
  • 蚁斗:形象化地描绘孩子们玩耍,强调其微不足道。
  • 鹤影:象征高洁、孤独的意境。
  • 杖策:手杖和策马,象征行动和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逢源是明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原因被贬。其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九月九日,作者游览赤壁,回忆历史,寄情山水,表达对苏轼等前辈的敬仰与对人生的哲思。此时正值秋季,诗中自然景物与人情相结合,充满了思古之幽情。

诗歌鉴赏

《九日登赤壁》通过描写秋日游览赤壁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思索。诗的开头以“欣然独西笑”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赤壁作为历史名地,承载了众多文人墨客的情怀,诗人在这里不仅是游览,更是对历史的追忆和思考。刘逢源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诗中描绘的场景如“鹤影落寒空,笛声来远棹”则增强了诗的意境,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亦对历史人物产生思考,表达出对苏轼的敬仰与对人世兴衰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洁却意蕴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日至黄州,欣然独西笑。”:说明时间与地点,表达诗人心情愉悦。
  2. “赤壁落吾手,于焉恣游眺。”:赤壁的美景尽在眼前,诗人陶醉其中。
  3. “一杖陵层崖,划然发长啸。”:手握拐杖,站在高崖上发出悠长的啸声,表现豪情。
  4. “把酒呼鱼龙,踞石登虎豹。”:饮酒吟唱,仿佛与自然万物对话。
  5. “小亭遗像在,长髯侧乌帽。”:描绘古亭遗址,想象古人风采。
  6. “卓哉东坡叟,煜煜神光照。”:赞美苏轼的才华与光辉。
  7. “群儿戏弄兵,蚁斗何足道。”:对孩子们的玩耍表示轻松的态度。
  8. “想公吊古心,还为后人吊。”:诗人思考历史,感慨后人的命运。
  9. “鹤影落寒空,笛声来远棹。”:描绘孤独的意境,抒发对自由的向往。
  10. “杖策下荒岑,江烟起渔灶。”:回归自然,描绘江边的渔火,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鹤影落寒空”,将白鹤的影子比作孤独的情怀。
  • 对仗:如“杖策下荒岑,江烟起渔灶”,展现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呼鱼龙”,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赤壁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对苏轼的敬仰与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壁:象征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积累。
  • 鹤影:象征高洁与孤独。
  • 江烟:代表宁静与自然的美。
  • 渔灶:象征简单的生活与人和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坡叟”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苏轼
    • B. 杜甫
    • C. 白居易
  2. “杖策下荒岑,江烟起渔灶”中的“杖策”指的是什么?

    • A. 牲畜
    • B. 拐杖与马鞭
    • C. 钓竿
  3. 诗中提到的“赤壁”是哪个著名的古战场?

    • A. 长坂坡
    • B. 赤壁
    • C. 夷陵

答案

  1. A. 苏轼
  2. B. 拐杖与马鞭
  3. B. 赤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描绘赤壁的景象,内涵深远。
  • 王勃的《滕王阁序》:豪放之中兼具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刘逢源的《九日登赤壁》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均以赤壁为背景,但刘逢源更突出个人的情感体验,而苏轼则更侧重于历史的宏观叙述。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包含众多优秀古诗词,适合深入学习。
  • 《诗经与汉乐府》:研究古代诗词的起源与发展。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观钱德尝书画 伯时四骑 唐人画牡丹图二首 其二 唐人画牡丹图二首 其一 大年流水绕孤村图 江南山色 雪岸图 跋赵朝议江行初雪图 画梅花 其三 画梅花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道路指目 保境安民 璇源 田字旁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三撇旁汉字大全_带三撇的汉字详解 宝盖头的字 釆字旁的字 木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_木字加偏旁汉字详解 矜才使气 歹字旁的字 荡的笔顺怎么写?这份荡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怏怏 杖楚 喜气冲冲 玄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丧魂落魄 代表顺利的字有哪些_吉祥字大全及寓意解析 屯田 在陈之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