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泉石轩初秋乘凉小荷池上

《泉石轩初秋乘凉小荷池上》

时间: 2025-05-06 18:54:25

诗句

芙蕖落片自成舡,吹泊高荷伞柄边。

泊了又离离又泊,看他走遍水中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4:25

原文展示

芙蕖落片自成舡,吹泊高荷伞柄边。
泊了又离离又泊,看他走遍水中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秋的荷塘景象:水面上的荷花瓣随风漂浮,仿佛组成了一只只小船,停泊在高高的荷叶伞下。小船漂泊着又停下,似乎是任意游荡在这片水天之间。

注释

  • 芙蕖:指荷花,常与水相关,是一种水生植物,象征清雅和高洁。
  • 落片:指荷花的花瓣掉落,形容自然的状态。
  • :古代对船的称呼。
  • 伞柄:这里指的是荷叶的茎部,形容它像伞一样庇护着水面。
  • 离离:形容水波摇曳,轻盈的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芙蕖”与“高荷”常在古诗中象征清纯和高洁,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荷花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感的重要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杨万里在诗中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初秋,正值荷花凋零之际,诗人通过对荷池的描写,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细致感受,寄托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泉石轩初秋乘凉小荷池上》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荷花和荷叶的描写,展现了初秋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开头以“芙蕖落片自成舡”引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瓣在水面漂浮的情景,仿佛它们化作了小船,轻盈而自在地在水中游荡。接着“吹泊高荷伞柄边”,这里不仅展示了荷叶的优雅姿态,也暗示了自然的和谐美。整首诗的意象灵动而富有生活气息,描绘了一个恬静的夏日傍晚,诗人似乎在悠闲的氛围中,感受到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而“泊了又离离又泊”则表现了水波的轻盈与变化,诗人通过这种运动感,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哲思。最后一句“看他走遍水中天”更是将诗的意境升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荷塘的深情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芙蕖落片自成舡:落下的荷花瓣仿佛组成了小船,展现了自然的灵动。
  2. 吹泊高荷伞柄边:小船在高高的荷叶下漂泊,描绘了荷叶的庇护与宁静。
  3. 泊了又离离又泊:小船时而停泊,时而漂离,体现了水的流动与生命的变化。
  4. 看他走遍水中天:诗人仿佛在观望这些小船,表达了对自然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荷花瓣比作小船,生动形象。
  • 拟人:小船似乎有生命,给人以亲切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荷花与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流动的感慨,反映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蕖:象征清纯与高洁。
  • 小舡:象征自由与漂泊。
  • 高荷:象征庇护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芙蕖”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菊花
    C. 玫瑰
    答案:A

  2. “泊了又离离又泊”描绘了什么场景? A. 船只起航
    B. 水波荡漾
    C. 荷花盛开
    答案:B

  3. 诗中的“水中天”意指什么? A. 天空
    B. 水面
    C. 生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倾向于抒发思乡之情。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社会动荡,主题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杨万里研究》
  • 《古诗词经典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翁员外承赞 遇罗员外衮 寄同年封舍人渭(时得来书) 寄同年卢员外 乌石村(即林希刘故居) 塞上 故山 钟陵故人 寄同年李侍郎龟正 酬杨学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比字旁的字 诗情画意 宛转蛾眉 包含灌的成语 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見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角雉 地嫌势逼 秀外惠中 山字旁的字 枭雄 鸣钟 齲字旁的字 鱼烂取亡 鼠牙雀角 搜章擿句 包含暧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