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6:26
梦藤驿
又入千山去,真成万里行。
履霜常早驾,秉炬或宵征。
古驿怪藤合,荒陂群鴈鸣。
客中常少睡,归梦若为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踏上漫长的旅途,穿行于千山万水之间。脚踏霜雪,自己早早出发,手持火炬,或是在夜间出征。古老的驿站旁,奇异的藤蔓交错生长,荒凉的池塘边,一群大雁在鸣叫。身为旅客的我常常难以入眠,梦中的归乡又何时才能实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对古驿与旅途的描绘,反映了古代旅行的艰辛与孤独。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以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著称。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和北方金朝的侵扰,诗作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故乡的强烈思念。
创作背景
《梦藤驿》创作于诗人晚年,他多次出征,身处异乡,常常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追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他诗歌中的主要情感。
《梦藤驿》是一首描写旅途艰辛与思乡之情的诗作。开篇“又入千山去,真成万里行”直接交代了诗人再次踏上漫漫旅途,表达了对旅途遥远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的“履霜常早驾,秉炬或宵征”生动描绘了旅行的艰难与孤独,尤其是“秉炬”的意象,既暗示了在黑夜中摸索前行的艰辛,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
“古驿怪藤合,荒陂群鴈鸣”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古老的驿站,怪异的藤蔓,荒凉的池塘和鸣叫的大雁,似乎在诉说着诗人无尽的思绪与心境。最后的“客中常少睡,归梦若为成”更是点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梦中的归乡成为他心中永恒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与历史的敏感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旅途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展开,表现了在漫长旅途中,诗人所感受到的无奈与渴望,展现出其深切的爱国情怀与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梦藤驿》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秉炬”指的是什么?
A. 吃饭
B. 手持火把
C. 旅游
D. 休息
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什么?
A. 对战争的怀念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梦藤驿》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情感更为直接和浓烈,而陆游则通过旅途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推荐书目